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數字化轉型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發力點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技術群體突破和集成應用,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力。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為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發展和落地應用提供了“藍海”,在推動信息技術迭代升級的同時,引發制造業生產方式、組織形態、商業模式的全方位變革,培育形成平臺化設計、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業態,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力。
同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海量工業數據開發利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進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數據要素在生產制造過程中自由流動和價值釋放,通過數據采集、傳輸、分析和應用,構筑以“數據+算力+算法”為底座的數字世界,打造虛實映射系統、數據驅動模型等工具,促進數據廣泛參與工業設計、生產制造、運維服務等環節,通過數據驅動決策大幅提升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管理等傳統生產要素的資源配置效率,突破傳統發展模式的瓶頸,加速生產力躍遷。
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三大挑戰
中小企業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占我國企業總數90%以上,貢獻了60%以上的GDP,是我國數量最大、最具創新活力的企業群體。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摩擦加劇、消費市場信心波動等事件疊加,數字化轉型已成為中小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必答題”,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實現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將為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有力支撐。當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主要面臨以下三大挑戰:
一是缺資金,內部“造血”能力薄弱,外部“輸血”機制滯后。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具有投入成本高、回報周期長、明確見效少等特點,需要大量資金的持續投入。然而當前我國制造業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推動數字化轉型方面投入明顯不足。從內部看,我國中小企業產品同質化嚴重,在搶占市場時多以價格為核心競爭力,一旦推動數字化轉型可能增加產品額外成本,使企業管理者顧慮重重。大量中小企業在不利用專項扶持或資金杠桿的情況下,靠自身收入推動數字化轉型幾乎難以為繼。從外部看,我國多層次融資體系尚不完善,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融資成本高、現金儲備少、資金壓力大等問題,缺乏外部資金支持,對于短期見效會更加敏感,一旦出現經營困難將優先削減數字化轉型領域開支,容易導致轉型項目的“縮水”或“爛尾”。
二是缺技術,數字化建設“一步慢步步慢”,“數字鴻溝”持續擴大。企業數字化轉型涉及多協議解析、大數據分析、云資源調用等多種新一代信息技術,技術能力欠缺導致部分中小企業對數字化轉型“望而卻步”。從需求端看,由于歷史傳承和企業規模限制,我國中小企業普遍缺乏數字化轉型所必需的設備互聯、數據傳輸等技術基礎,數字化水平參差不齊,設備類型和通信協議千差萬別,進一步加大了解決方案的落地難度。從供給端看,相比推動大型企業數字化轉型而言,為中小企業研發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存在利潤薄、要求雜、推廣慢等問題,平臺服務商針對中小企業進行個性化定制研發創新的動力較弱,通用性、同質性解決方案較多,無法滿足不同行業的虛擬仿真設計、生產質量追溯、運維服務保障等特色化需求,能夠解決中小企業痛點的“殺手锏”產品明顯不足。
三是缺資源,創新孵化、人才支撐等能力不足,企業間共享互補渠道不暢。數字化轉型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孵化、專家、咨詢等各類資源的匯聚與統籌,而中小企業在資源的獲取和調配方面能力不足,難以支撐轉型升級項目的持續推進。一方面,資源重復扎堆現象比較明顯,交流互動水平不夠。目前各種優質轉型資源被頭部企業分割、缺乏合作,并且大量區域型公共服務平臺彼此沒有打通,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整體生態尚未建立。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缺乏對外發聲渠道、市場地位不高,資源獲取能力有限。部分行業聯盟、行業組織等團體工作重點以推廣、培訓等通用性項目為主,中小企業亟須的精準對接、專家問診、標準推廣等專業化服務供給不足,存在宣傳多、落地少等問題。
多方發力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為加快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建議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力:
抓引領,完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強化組織保障。依托《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加快編制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分級分類引導重點行業中小企業全面深化兩化融合、加速數字化發展。完善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體系,提升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營銷服務、創業孵化、評估診斷等共性服務能力,降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成本。
抓試點,加快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打造企業數字化成長梯隊。加快培育一批供應鏈管理、云仿真、集采集銷、能耗優化等面向中小企業的特色化數字化解決方案,推動中小企業技術、管理和模式創新。鼓勵中小企業應加快工業設備聯網上云、業務系統云化遷移,加快各類場景云化軟件的應用,加快制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育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標桿。
抓應用,以標準引領企業加快上云上平臺,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園區、進基地。完善工業互聯網平臺、數據字典等數字化轉型相關標準,以標準化平臺推動產品在中小企業應用,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為設備賦智、為企業賦值、為產業賦能。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園區、進基地活動,建立中小企業解決方案供應商資源池,引導優質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在園區、產業集群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
抓生態,匯聚政產學研用各方力量,營造產業良好氛圍。以政策鼓勵、服務補貼、稅收減免等方式鼓勵大型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低成本的數字服務,降低中小企業轉型門檻。深化產教合作,建立“企業+高校”聯合培養機制,向中小企業定向輸送一批既懂IT又懂OT的復合型人才。充分發揮行業聯盟、機構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深度行、現場會等活動,宣傳典型經驗案例,營造中小企業基于平臺開展數字化轉型的良好氛圍。
(作者:賽迪研究院信息化與軟件產業研究所工業互聯網研究室 孫剛)
作者:孫剛 來源: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