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專題 | 「產業大數據」 產業大數據分析與應用_產業大數據平臺_大數據技術】
各地在數據交易方面的探索力度不斷加大。工信部發布的《“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具體措施包括建立數據要素價值體系、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提升數據要素配置作用等,為數據要素市場發展規劃了路徑。
我國為何要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
一方面,數據是重要的生產要素,是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這已成為全球共識。
“數據已經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外的第五大生產要素。”工信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表示,數據要素的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數據的流動就像是石油的燃燒,可以產生動力并帶來價值,數據的流動帶動技術流、物質流、人才流、資金流。從這個角度看,數據是新生產力。二是,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鉆石礦”,通過挖掘提煉產生價值,體現在通過多維度、多領域數據揭示單一數據無法展示的規律,實現精準決策,增加確定性、可追溯性、可預判性,降低決策失誤和風險。從這個角度看,數據是新的生產要素。
另一方面,為更好發揮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和資源的價值,就要將其配置到需要的地方。“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因此,數據資源要像產品與服務一樣具有商品屬性,有價格、有產權、能交易。由于數據流動載體的特殊性,要建立專有的數據交易平臺,便于監管,尤其在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方面,要有嚴格的制度、規范和有效的監管手段。”眾誠智庫高級副總裁柳絮說。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信軟所數字化轉型研究室主任高嬰勱表示,各地積極打造數據交易中心(所),是為了構建數據交易市場的物理載體,圍繞數據交易、流通和開發利用推動制度建設和服務創新,更好激發市場供需兩端積極性、更深度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運用市場化手段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價值轉化。
當前,我國正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促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各地積極開展探索。例如,廣東、江蘇等地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深圳、天津、貴州等地在數據立法、確權、交易等方面已取得較大進展。2014年至2019年,我國大數據交易平臺建設形成第一波熱潮。
當前,以北京、上海等地成立數據交易所為牽引,正在激發新一輪發展熱潮。
如何進一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謝少鋒表示,一是建立數據價值體系,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數據安全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制定數據要素價值評估框架和評估指南,在互聯網、金融、通信、能源等領域開展評估試點。
二是健全要素市場規則,推動建立市場定價、政府監管的數據要素市場機制,發展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爭議仲裁等市場運營體系。鼓勵企業參與數據交易平臺建設,創新數據交易模式。強化市場監管,建立健全風險防范處置、應急配置等機制。
三是提升要素配置作用,加快數據的要素化,培育數據驅動的產融合作、協同創新等新模式;推動要素的數據化,引導各類主體提升數據驅動的生產要素配置能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基礎制度是數據要素市場有序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機制創新和制度建設,明晰數據權屬關系,合理衡量數據價值,促進公平對等交易,建立數據流通安全可信環境,才能有效保障數據要素市場主體權益,推動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化發展。”高嬰勱說。
“十三五”時期,我國大數據產業快速起步,據測算,大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2020年超過1萬億元。大數據產業孕育數據要素市場主體,深度參與數據要素全生命周期活動,是激活數據要素潛能的關鍵支撐,也是數據要素市場培育的重要內容。當前,加快培育我國數據要素市場,也將為大數據產業發展帶來更廣闊、更豐富的價值空間。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