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產業鏈圖譜 | 人工智能產業鏈圖譜_人工智能產業鏈全景圖】
隨著人工智能的應用增加,成立人工智能專業的高校也在增加,西安交通大學于今日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旨在為人工智能行業培育高技術人才。今天為大家盤點人工智能專業的學校分布情況和特點。
多數院校設立人工智能學院
從教育規格上來說,設立人工智能學院的院校共有16所,開設人工智能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的院校共有18所,設立人工實驗室的院校共有6所,以計算機學院、信息學院、自動化學院等院系開展人工智能方向人才培養的院校共有53所。部分高校既設有人工智能學院,也設有人工智能實驗室;或是設有人工智能學院,也設有人工智能研究院。
在當前統計的89所院校中,有部分人工智能研究院也進行本科生培養,如蘇州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進行本科到博士的一體化招生和培養;而部分設立人工智能學院的院校則并未開展本科招生,如中國科學院大學人工智能技術學院,主要進行研究生招生和培養。
院校以“雙一流”院校為主
從學校層次上來說,開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的院校以“雙一流”院校為主,共計72所,占比約81%;其中兼有“985”、 “雙一流”雙重身份的院校共39所,占比約44%。
北上蘇三地人工智能院校集中
從地域分布來看,進行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各大省會以及東南沿海地區。人工智能院校最多的地區分別是北京15所,江蘇10所,上海9所。其次是湖北5所,湖南5所,陜西5所。
不管是從綜合實力、專業特色、師資力量還是學術科研能力、平臺資源上看,這些高校都相對國內多數高校具有明顯優勢。
而針對人工智能專業,相關研究人員介紹,人工智能分為兩種。第一種稱之為強人工智能,在科幻作品里出現較多,目標是做出和人一樣聰明、甚至比人更聰明的機器人;另一種叫做弱人工智能,是借鑒人類的一些能力,讓機器做事聰明起來,成為減輕人類智力勞動的工具。
學術界目前主要探索的是后者。說到這里,周志華打了個比方:在100多年前,人類看到天上有鳥在飛,就想到能不能也做一個東西讓人飛起來,后來借助空氣動力學的研究成果,發明了現代的飛機。但飛機是不是就比鳥飛得更好?這很難說,盡管飛機比鳥飛得更高更遠,但可能沒有鳥飛得靈活,也不會生出小飛機。人工智能實際上就是在做類似的事情,可以看成一種高級仿生學。
總的來說,這些學校從專業和科研實力方面,相對其他的高校還是有明顯的發展優勢的,這也說明了人工智能專業隊人才素質的高要求。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