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十三五后,由于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許多老牌材料企業加大了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相關投入,眾多傳統冶金制造企業也加入到了發展正極材料的大潮當中。其中,三元正極材料成為各企業重點發展的對象。本文對三元正極材料的市場及前景做了簡要的分析。
不同類正極材料各有優勢
目前,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以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三元系正極材料為主,主要應用在3C、動力電池、和儲能領域。如表1所示,鈷酸鋰正極材料受成本影響,主要應用在3C和其他體積較小的電池領域。錳酸鋰原料易得,價格低廉,主要市場在日韓兩國,我國市場有待開發。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則因為成本低、穩定性好,是理想的動力電池正極材料,但因為能量密度有限,目前廣泛使用在乘用車動力電池中,主要代表企業有比亞迪。三元正極材料相較于鈷酸鋰正極成本更為低廉,且能量密度優于磷酸鐵鋰,因而同樣占據了動力電池市場大量的份額。幾種正極材料憑借各有的優勢,在鋰離子電池市場分別占據著一定份額。
表1 不同正極材料綜合比較(單位:Wh/kg,g/cm2,m2/g)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如圖1所示,從幾種正極材料的產量占比來看, 2017年我國上述四種正極材料產量占比分別為:三元正極材料:38%、磷酸鐵鋰:32%、鈷酸鋰:19%、錳酸鋰:11%,其中三元正極的產量高于其他三種正極材料,且增長速度快。三元正極可細分為NCM三元系(鎳鈷錳)和NCA三元系(鎳鈷鋁),NC分別指的是“鎳”和“鈷”元素,而M和A分別指的是“錳”和“鋁”元素。鎳的存在有助于增加電池的能量密度,鈷的存在可以抑制陽離子混排,提高電池熱穩定性,錳則由于良好的惰性可以保持正極結構的穩定性。
圖1 2011~2017年正極材料產量圖
(資料來源:前沿產業研究院)
如表2所示,NCM三元材料根據其中各元素成分占比分為不同型號,如早期的333型、目前主流的523、622型、以及極具發展前景的811型。其中333、442型以降低成本、提高能量密度及穩定性為目的,三種元素成分比例在不斷調整,未來三元材料將以“高鎳低鈷”為發展方向。
NCA三元材料目前國內市場發展處于初期,主要核心技術由日韓壟斷。
表2 三元正極材料性能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受原材料價格影響,正極市場持續波動,緩慢恢復
在經歷了今年4月份的67萬元/噸最高價電解鈷后,我國電解鈷價持續下跌,近期剛果金鈷出口限制,然而并沒有抑制鈷價下跌,截至12月28日,電解鈷的價格為35萬元/噸。頻繁且不穩定的價格波動,導致正極前端供需雙方都趨于保守,交易量下滑,訂單額度降低,但領軍企業和已實現產業化的企業產量并未受到劇烈影響。
今年3月以來,鎳冶煉受環保要求提高而縮減產能,鎳價一路上升,由3月的市場價每噸約16萬元,升至9月的約27萬元,漲幅將近11萬元,直至10月停止增長。但由于增長趨勢穩定,原材料價格壓力主要向產業鏈中后端傳遞。整體而言,近期主流三元正極材料(523型)價格將穩定維持在每噸15萬元上下。
動力電池企業在今年可謂憂喜交加,從年初的蓬勃發展,年中的行業震動,到年底的幾家歡喜幾家愁。動力電池裝機量占我國總水平超40%的寧德時代,在今年8月-10月裝機量大幅度增長,11月后趨于穩定,并維持在2000MWh上下。比亞迪的電池裝機量雖然在8月后逐月遞減,但其新能源汽車銷量依舊在上漲。如圖2所示,從新能源汽車的銷量角度來看,三元正極材料市場有望繼續快速擴大。
圖2 2016~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圖
(資料來源:蓋世汽車)
NCM811市場明年或有突破進展
一直以來,高鎳低鈷三元產品憑借其價格和能量密度的優勢,成為各正極企業希望突破的方向,但由于使用壽命和穩定性遲遲未能提高,難以真正商業化。據外媒報道,韓國電池制造商LG
Chem與SK
innovation預計今年將推出用于電動汽車的低鈷含量和高能量密度的NCM811電池。但僅僅宣布數月之后,計劃便被延期。而在此情況下,寧德時代卻表示將在2019年推出用于電動汽車的新型低鈷含量和高能量密度的NCM
811電池。圖3為寧德時代關于提升能量密度的規劃藍圖,可以看出,2019目標能量密度目標為250-280Wh/kg,且是基于三元高鎳鋰離子電池。若是計劃實現,寧德時代將成為業內首家商將高鎳鋰離子電池商業化的公司。
圖3 寧德時代電池能量密度發展藍圖
(資料來源:寧德時代)
一旦寧德時代在明年實現NCM811電池商業化,高鎳正極材料需求量將在明年迅速上漲,811、622型號正極材料很可能短時間內接替523型號成為主流產品。這將大大降低正極材料對于鈷原料的依賴,從而將正極材料對鈷的需求轉移到對鎳的需求上來。而我國鎳礦資源豐富,目前用于生產正極材料的鎳在我國鎳消耗總量中占比較低,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電池成本的大幅下降,將極大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并進一步帶動前端制造業,形成良性循環。
正極市場由磷酸鐵鋰向三元材料轉移
隨著比亞迪電池裝機量的下滑,占其主要市場份額的磷酸鐵鋰電池受影響最大。早期,由于磷酸鐵鋰電池成本低廉,安全性能高,享受到財政補貼和政策優惠,被廣泛運用在乘用車市場。而如今乘用車市場日漸飽和,且磷酸鐵鋰能量密度低的弊端也越來越不被市場所接收,而三元材料技術的不斷優化,使得磷酸鐵鋰開始丟失原有的市場。
另外,除了乘用車市場,商用車市場同樣巨大,而隨著三元電池壽命和穩定性的提高,新能源汽車在商用車的市場將進一步擴大,屆時,三元正極材料市場將迎來新的飛躍。
結語
據不完全統計統計,2018年我國新能源電池行業投產項目超23家(包括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產量上漲33%,并有如湖南杉杉、長遠理科等企業新項目在年底建成投產。預計在2019年,三元正極材料產能將增長2~3倍。三元正極材料未來市場巨大,而高鎳正極材料將在19年成為三元正極的核心焦點。與此同時,產能的翻番也將導致產業前端產品競爭激烈。正極企業需要對三元高鎳市場提前布局,同時也要做好外來正極企業進入我國市場的準備。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