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被稱為“國學院士”的涂銘旌,不僅在科研方面不斷取得了進步和成果,在人文方面的學識也同樣出色。
涂銘旌愛好兵家謀略、哲學思辨、儒道精髓,善于學習各家學識再進行融會貫通。通過將哲學思維和科學方法結合,是涂銘旌攻克科研、拓展研究領域的思維方式,將兵家謀略和科研組織、科技競爭結合起來,是他領導科研團隊、領軍科技產業發展的秘訣。
“科技需要七分技術,三分藝術,倘若百分之百的技術只能獲得零分成果,高科技一定要和人文結合,結合藝術才能搞好。”涂銘旌經常跟同事、學生探討科技競爭謀略。
20世紀70年代,涂銘旌在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及強度研究所擔任周惠久所長的“副手”,協助周教授處理事務和科研項目過程中,涂銘旌便意識到科技領域的挑戰和競爭,為了汲取新知,他開始了自學“科學學,科學方法論,科技哲學、自然辯證法”和諸如“突變論、耗散結構論”等一類的橫斷科學,以及《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這兩本古代“兵法雙絕”。
他將傳統文化與科學研究相融合,開始了“競爭藝術來自智慧、來自科學的計謀”,將其歸納為“創造發明思維、科技辯證思想”和“科技競爭謀略”。
同時,涂銘旌特別注重培養青年人的創造發明思維和科技競爭技藝。20世紀90年代到至今,涂銘旌參加了一系列科技競爭謀略的學術講座,涵蓋了“材料創造發明方法論”“孫子兵法與科技競爭謀略”“世界經濟,科技發展大趨勢與對策”等多個主題,遍布了電子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貴州大學、同濟大學等省內外多所高校,東方汽輪機廠、成都工程機械廠、柳州工程機械廠、新疆有色金屬集團等多所企業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涂銘旌不僅注重將自己的學識教給學生,同時也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建設。他希望當代青年可以成為在學識方面優秀,還要成為有遠見和精于創新的科學家。而他的一生的科研道路,也一直和人文結合在一起。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