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當時我還正在地里干活呢,拖拉機突然就罷工了,怎么都動不了,真讓人著急。”日前,河北省棗強縣張秀屯鄉的老徐碰到棘手情況后,立即向當地農機維修師傅求助,并被告知是因為機器比較老了,不少零部件都需要更換,平時不用時要認真做好保養。
“這個‘老伙計’已經跟了我好多年了,現在各種小毛病越來越多,如果想報廢換新機,要通過什么渠道?走哪些流程?有沒有錢補貼?”老徐向記者提的這些問題,反映出不少農機用戶實實在在的難點。
《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的出臺,釋放了積極的信號。其中提出,持續實施好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結合農業生產需要和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階段,扎實推進老舊農業機械報廢更新,加快農業機械結構調整。
“農機補貼、農機裝備更新和以舊換新政策等,為農機市場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但新技術、新產品的貢獻有限,行業新動能尚處于發育階段。”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寧學貴指出,目前農機行業內還沒有形成較大的漣漪,要看后續政策逐漸明晰、落地、推廣。
爬坡過坎“大規模”意義深遠
小滿三日望麥黃,小滿十日滿地黃。一轉眼就到了忙“三夏”的時節。各種拖拉機、收割機、脫粒機,都已摩拳擦掌,做好了保養,鉚足了勁兒,準備大干一場。
我國是世界第一農機制造大國和消費大國,擁有包括動力、耕整、播種、植保、收獲、秸稈處理和烘干等在內的各種農機具,為大規模農機裝備更新提供了豐富供應。“全國每年更新換代的農機價值高達3000億元左右。”從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前不久發布的市場調查報告中,不難看出農機裝備更新背后的巨大空間。
然而,當大型農機裝備在千里沃野馳騁的同時,7億畝丘陵山區農田不可忽視。由于地形復雜多樣,對農機的要求更高,需要具備較高的轉場機動性、坡地作業安全性、陡峭狹小空間通過性、復雜地面環境適應性以及機具配套多樣性等,由此山地丘陵農機都會面臨研發難度、制造成本升高的問題。
對于農機裝備大規模更新而言,如果單從字面含義來理解“大規模”三字,讓人直接想到:地域范圍廣,受眾人數多。也就是說,全國各地的重點地區、偏僻地區都不能落下,受眾人數自然是有一個算一個,越多越好。至少從這兩個維度出發,才能算得上是“大規模”。
這其中,既包括了那些單價較高的農耕農機大件、銷量多單價低的中小型農機具,也有“爬得上坡、過得去坎”的山區丘陵農機;既關系到家中、合作社、農場庫房中正在使用老舊農機的農戶,也牽扯到農機制造企業的經營效益和發展方向。
作為農業大省和農機裝備制造強省,山東省在暢通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落實鏈條上有了行動指南。
“今年,全省將投入農機補貼資金20.34億元,對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報廢老農機、購置新農機均給予補貼。”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楊武杰介紹,老舊農機報廢方面,進一步擴大報廢補貼范圍,將水稻插秧機、機動噴霧(粉)機、機動脫粒機等納入補貼范圍;新增農機購置應用方面,全國補貼范圍內符合全省生產實際需求的機具將全部納入。
“大規模農機更新對打通農機產業堵點,擴大內需,推動農機市場破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有效刺激用戶購買新農機的積極性,加速農機更新步伐,為農機市場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會長范建華表示。
恰逢其時二手市場亟待規范
“景氣指數持續下行,農機工業信心不足。”近日,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發布4月中國農機工業景氣指數,為-11。83.33%的受訪者預測,未來6個月,行業狀態將保持不變或更差,農機行業持續低迷,從業者信心不足。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市場需求、農產品價格和消費者購買能力。目前,我國農機裝備市場進入存量發展階段,需求以結構調整為主;隨著糧食價格持續走低,終端用戶收益明顯下降,購買力不足;國三產品透支,客戶對國四產品存在顧慮,導致購機意愿不明顯。
真實的數字,最能道出農民內心的痛點,也折射了農機工業發展的困境。“老舊農業機械大規模更新政策一旦落地,將會促進農機消費,給低迷的農機市場注入新動能,加快農機市場結構調整,推動農機行業轉型升級,促進資源循環利用,有助于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生態環保型社會。”范建華認為。
據了解,已有不少企業參與到農機以舊換新行動中,回收價格高于國家報廢更新補貼。“不同于成熟的二手車市場,由于管理政策、標準體系不健全甚至缺位,當下的二手農機市場尚不成熟,存在交易不透明、不規范的情況。”寧學貴告訴記者。此外,可能還有非法改裝拼裝,篡改品牌年份,隱瞞質量隱患以次充好,售后沒有保障等問題,導致正規農機流通企業無法參與也不愿經營,幾乎全是私下交易。
不僅如此,老舊農機超期“帶病服役”現象也比較普遍,體現在部件老化、技術落伍、安全隱患大、柴油損耗高和污染物排放增加等。產業標準化程度低、財稅金融等政策支持不完善、農機回收與管理體系相對滯后等堵點難點,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二手農機市場健康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行動方案》的出臺恰逢其時。
“今年安排246億元支持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加力實施農機報廢更新。新一輪大規模設備以舊換新,農機的報廢更新也是其中一項。”財政部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的表態,吸引了老徐的關注。“希望接下來農機報廢更新補貼也能像購置補貼政策一樣,更加明確完善,有統一的渠道,簡化流程。”老徐說道,“補貼的錢多了,大伙兒的積極性自然就上來了。”(記者 霍悅)
轉自:中國工業報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