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工業機器人產量四連冠
“2023年全省工業機器人產量16.88萬臺(套),連續4年居全國第一,全國每3臺工業機器人就有一臺‘廣東造’。”
近年來,廣東緊抓未來智能裝備領域發展,其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實現營收和增加值位居全國前列。
據公開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實現營收616.4億元,增加值111.4億元,產業發展處于全國第一梯隊。
龍頭骨干企業在人形機器人、商業航天、飛行汽車等未來產業新技術新應用不斷取得突破,未來智能裝備產業呈現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人形機器人企業數量全國第一
截至2023年8月,廣東共有相關人形機器人企業數量39家,在全國排名第一。其中包括優必選,戴萌機器人、天太智動、帕西尼感知等本體企業以及奧比中光、匯川技術、昊志機電等產業鏈企業。
點滴積累正推動廣東人形機器人產業迎來爆發拐點。此前,省工信廳公布的《未來智能裝備產業集群行動計劃》提出:到2035年,將廣東省打造成為全球人形機器人、空天裝備、深海裝備、深地裝備等未來智能裝備產業創新發展高地,力爭2-3年廣東省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裝備處副處長鐘崴表示,憑借全國最大的需求市場,廣東省形成智能無人機、工業母機、高端裝備、智能機器人、電子專用設備等一批產業特色鮮明、發展水平和規模效益領先的優勢產業集群。在人形機器人、空天裝備等未來智能裝備細分領域,涌現出優必選、中科宇航、億航等一批行業領先的骨干企業,品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制造強省與開放大省的產業布局
未來產業發展并非“空中樓閣”,而是要建立在已有的產業基礎之上。
作為制造強省與開放大省,廣東省具有裝備制造和臨海低緯度優勢,也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應用市場之一。早在2020年,廣東省就明確了培育智能機器人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行動計劃,以推動智能制造的不斷發展。
在產業結構方面,廣東省在生產機器人所需的精密機械加工、電子設計和工藝裝配等領域擁有技術優勢,產品研發和應用方面相對較為成熟。在核心零部件技術攻關與成品研制方面,涌現出了匯川技術、瑞松科技等企業,這些企業具備一定的國產化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逐漸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布局。
目前,廣東省機器人產業已形成了以深圳、廣州、珠海等為代表的產業集群,擁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機器人品牌。以深圳為例,已經培育出匯川技術、長盈精密、大疆、普渡等知名企業。
深圳打造服務機器人集群,東莞主攻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佛山加速布局產業鏈中下游,廣州引領機器人研發制造……以深圳為中心,一個未來可期的產業集群正逐漸成型。
來源:中國機器人網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