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工業智能化的加速推進,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中國工業機器人技術不僅在傳統制造業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而且在新興產業中也展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和活力。本文將從市場規模、技術創新、應用領域及面臨挑戰四個方面,全面分析當下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現狀。
市場規模
2022年我國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700億元,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機器人市場應用加速拓展,2022年工業機器人裝機量占全球比重超過50%,穩居全球第一大市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工人392臺。根據工信部、發改委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的《“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未來幾年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仍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至2025年,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
技術創新
我國工業機器人研發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首要目標,政產學研用加強配合聯動,不斷提升減速器、控制器、伺服電機、操作系統等核心環節的技術能力,同時,服務機器人創新產品層出不窮,特種機器人復雜環境相關關鍵技術不斷取得突破,技術創新成效明顯。《“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我國“到2025年,一批機器人核心技術和高端產品取得突破,整機綜合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關鍵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
應用領域
隨著“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不斷深化,我國制造業正在向著自動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我國作為全球第一制造大國,以工業機器人為標志的智能制造在各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當下,工業機器人已被廣泛應用在自動化生產、汽車制造、物流、醫療、3c電子等領域,而且近年來,工業機器人的應用領域開始擴展到裝配、打磨、拋光等高精度、高靈敏度的場景。
面臨挑戰
盡管我國工業機器人發展迅速,但仍面臨技術人才短缺、核心技術掌握度不高、市場競爭加劇等挑戰,為了進一步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加大研發投入,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并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我國在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上仍然存在短板,材料、加工工藝等基礎研發依舊比較薄弱。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應著力補短板,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上發力,夯實產業發展根基,努力提升機器人核心部件、軟件國產化水平,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在數字經濟的引領之下,在數實融合的背景之下,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產業,將有效推進我國制造業結構轉型升級,有助于持續增強和保持我國制造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