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1月12日,記者從國新辦舉行的2023年全年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我國進出口總值41.7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2%。出口23.77萬億元,增長0.6%,在高基數上再創新高;進口17.99萬億元,下降0.3%。
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表示,2023年我國產品競爭優勢穩固,出口動能豐富活躍。2023年,我國出口機電產品13.92萬億元,同比增長2.9%,占出口總值58.6%;其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蓄電池“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增長29.9%。船舶、家用電器出口分別增長35.4%和9.9%。出口動能體現了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邁進。
據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在我國23.77萬億元的出口總值中,制造業產品就達到了23.51萬億元。“我國制造業規模位居世界首位。2023年我國發揮了超大規模市場和強大生產能力優勢。小到大家出門經常帶在身邊的‘充電寶’,大到綠色出行所用的電動汽車,都能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王令浚表示。
“當前,我國每出口3輛汽車就有1輛是電動載人汽車,全年出口177.3萬輛,增加67.1%。”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在會上表示,我國大力推動汽車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新能源汽車出口為產業增添鮮明亮色。
呂大良表示,總的來看,2023年我國出口不僅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也保持了份額的整體穩定,在增長動能、區域格局等方面實現了質的有效提升,彰顯了強勁韌性和綜合競爭力。市場份額是市場競爭力的直接體現,根據WTO最新數據,預計2023年我國出口的國際市場份額保持在14%左右的較高水平,中國制造競爭優勢依然穩固;此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裝備制造業出口占比提升。2023年,體現產業配套和集成能力的裝備制造業出口13.47萬億元,增長2.8%,占我國出口總值的比重提升到56.6%,特別是,我國汽車和船舶行業發展勢頭良好。
針對2024年我國出口形勢,呂大良認為,外部需求持續低迷仍是制約我國出口增長的主要因素。同時,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這些因素也對我國出口造成影響,出口還會面臨不少困難。但從另一方面看,在政策支撐、產業優勢、各方努力之下,我國出口的綜合競爭優勢會繼續鞏固,對出口有信心。
作者:齊旭 來源: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