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收錄專題 | OLED顯示屏_OLED屏幕_顯示技術_行業市場分析】
日本設下的FMM“緊箍”
在OLED核心蒸鍍制程中,FMM可解決蒸鍍有機材料RGB三基色的微米級像素陣列涂布,直接決定著AMOLED顯示屏的分辨率、顯示效果、生產良率。但FMM這層薄薄的昂貴金屬光罩被在業界捧為至寶的同時,也成為套在面板廠商頭上的隱形“魔咒”。
對于全面發力OLED產業的韓國,生產OLED時無法繞開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技術壁壘特征的FMM。而這般重要的OLED關鍵材料,長期以來卻被日本所壟斷:全球FMM掩膜版有90%以上的市場份額都被日本印刷株式會社(DNP)占據;同時,制造FMM的關鍵材料Invar合金(中文名稱因瓦合金,是一種鎳鐵合金)僅有日本日立金屬(HitachiMetals)一家企業生產。
此外,DNP與日立金屬這兩家日本企業屬于捆綁式合作,并于去年12月達成新的戰略合作,未來7年,日立金屬50μm以下Invar材料將獨供DNP,其他FMM廠商將無法獲得日立金屬的50μm以下Invar材料。
“FMM技術最難的地方在于因瓦合金材料本身,這包括材料的純度以及專利限制等因素。”清華大學教授段煉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衡量FMM的技術先進性時,與高PPI像素密度相比,蒸鍍膜的Shadow控制,Mask厚度、強度以及開口率三者之間涉及的技術問題解決及提升則更為重要。
在FMM技術壁壘之下,強如三星顯示這樣的韓國面板龍頭,也不得不依賴日本FMM的供應。據了解,在2018年以前,DNP與三星顯示簽署了壟斷性合約(提供10~20 μm厚的FMM),2018年的壟斷性合約到期后,才逐步向其他面板廠供貨。另外,三星顯示、LG Display等企業為了獲得DNP及時、穩定的FMM供應,都與DNP簽署了相關排他性協議。
日本在FMM領域的致勝法寶是什么?業內人士向記者坦言,之所以日本能在FMM領域長期占據壟斷優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上下游企業聯合特別緊密,而材料工藝的成熟和先進需要長時間磨合。
韓企突出重圍?
面對日本在OLED核心材料方面筑起的高墻,韓國早已開始尋找破局之道。
近日,韓國干式蝕刻專業廠商Vault Creation公司透露其開發出了一種可以實現高達750 ppi的FMM技術。Vault Creation首席執行官崔相俊表示,日本主要使用的濕法工藝大多已獲得專利,因此很難開發使用該方法的技術。Vault Creation已開發出干式蝕刻工藝,并獲得了專利。Vault Creation宣稱,其加工設備自行制造,因此生產價格是競爭對手的十分之一。
據了解,FMM的生產方法包括蝕刻、電鑄和多重材料(金屬+樹脂材料)復合等。其中,DNP采用的是濕法蝕刻技術來生產FMM,其他廠商要想在FMM方面有所發展,就需要避開DNP的路線。
事實上,韓國也是這樣去做的。2020年,走電鑄技術路線的韓企PhilOptics表示已開始批量生產第六代AMOLED線基板用FMM。2021年,APS Holdings的子公司APS Materials和Poongwon Precision這兩家韓企被選為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國家項目——AMOLED FMM制造技術開發項目的執行機構。其中,APS Materials將采取非蝕刻方法(激光圖案化方法)進行FMM研究,而Poongwon Precision則選擇用蝕刻方法推進FMM項目。今年3月,韓媒報道稱,Poongwon Precision正準備量產用于第8代OLED用FMM。
至于近日引發關注的Vault Creation,該公司自2015年以來,為了獲得全球知識產權選擇了干式蝕刻技術,并在兩年前使用低溫工藝完成了FMM的開發。直到今年9月,Vault Creation表示將開啟批量生產用于移動產品的500PPI FMM準備工作。
需要指出的是,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Vault Creation的FMM產品是否真正實現產業化還有待觀察,目前看尚未被下游顯示企業商業化使用。因此,其具體技術能力水平、FMM產品的量產穩定性、綜合相加比優勢等影響產業化應用的關鍵指標還不能被完全確認。
“打破壟斷”言之尚早
在業內人士看來,就目前而言,談韓國打破日本對FMM的壟斷,還為時過早。不過,韓企的種種嘗試也引發了行業的思考。
“韓國企業探索了很多種FMM技術路線,最大考量應該就是為了擺脫對日本原材料的依賴。”山東奧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隋鑫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假如韓企能夠量產FMM且原材料也來自本土,將對日本DNP造成很大沖擊。而且以韓國企業的風格,可能會在價格方面與日本企業形成很大落差。
“ 在產業鏈各個環節,很多企業采取的方式是對標國外先進企業,進行模仿或追趕,但是必須認識到,模仿和追趕永遠也無法實現領先。”段煉強調,真正的超越需要“換道超車”,需要創造性的技術研發以及開創性的技術突破。“不管這家韓企FMM做得到底怎么樣,他們創造性的工作值得肯定。”他說道。
對于韓國而言,“擔心失去OLED領先地位”是韓企爭先恐后在本地生產FMM的直接原因。
談及OLED產業的本土化配套,隋鑫認為,實現FMM本土化發展將有利于提高技術配合性、降低價格、縮短生產周期以及減少交流成本。
想要早日實現FMM方面的突破,原材料是需要優先考慮的因素。如果使用傳統的材料,攻破的時間成本會比較高,但是如果開辟另外一條路,其實花費的時間成本基本也差不多。另一方面,離不開產業鏈上下游的支持和配合。對于FMM企業,缺少了上下游配合就難以對技術進行有效驗證。
“走傳統路線的好處是技術特別成熟,只需要把原材料端的問題解決掉就立馬可以成型,但是我們在攻克原材料時所花費的時間就不好說了。”隋鑫說。
作者:楊鵬岳 來源: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