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2023年4月27日,國軒高科發布了2022年財報和一季度報。財報顯示,2022全年公司營收突破200億元,2023年一季度營收達71億元,利潤比2021年增長了4倍。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聯盟數據,2022年國軒高科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3.33GWh,同比增長66.2%,國內排名第四,裝車量占比4.52%。
國軒高科作為曾經的“國內動力電池第一股”,隱隱有崛起之勢,從低谷中生長,一派欣榮。
一、 初創時期
回顧國軒高科的成立,頗具黑色幽默的屬性。
國軒高科的誕生,是因為幾盞路燈。
大約在20年前,那時的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還在從事房地產行業,他觀察到國軒集團開發的小區里安裝的太陽能路燈,只用了半年就壞了,后來了解到是電池的原因。李縝經過一番研究后發現,雖然人類很多科技都在不斷進步,可是儲能技術卻還停留在19世紀——過去人類大量使用能量密度低、循環壽命短、生產污染大的鉛酸電池。此時李縝第一次觸摸這個世界性難題——如何將能源環保、高效地儲存起來。新能源這塊土地,埋藏著巨樹的種子。
頗有些理想主義的李縝立刻就決定投身儲能電池領域。2005年初,他專門趕赴中國科技大學進行參觀學習,得知中科大正在研究一種叫磷酸鐵鋰的儲能技術后,他便組織了一群人開始做電池研究。
恰逢當時國內有儲能技術作為基礎,國家“863”計劃和“十一五”高技術產業發展作為支持,同年7月,國內便可開發出大容量磷酸鐵鋰電池。
2006年5月,李縝在有“新能源之都”稱號的合肥創辦了國軒高科,專注于成本較低的磷酸鐵鋰電池的研發,這一年也是“磷酸鐵鋰產業化元年”。
2009年1月,國家啟動了旨在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十城千輛”工程,合肥是首批入選的城市之一。于是,位于合肥的國軒高科便開始生產動力電池,與江汽旗下的安凱客車聯合完成了30輛純電動公交大巴的組裝。之后,國軒高科再次與江汽聯手,首批585輛純電動轎車進入私家車市場,開啟中國純電動汽車產業化先河。
就此,國軒高科快速發展,銷售額節節攀升,在2010-2013的三年內翻了9倍。
2012年,成立6年的國軒高科登上國內鋰電池產值榜首,力神、沃特碼緊隨其后。那時,剛剛成立1年的寧德時代只能望其項背,比亞迪的動力電池也還未成氣候。
成為動力電池行業領軍企業的國軒高科,終于在2015年5月,借殼東源電器登陸深交所,成為“國內動力電池第一股”。
2016年,當時52歲的李縝,以140億元的財富位列《2016年胡潤富豪榜》第195位,登頂安徽富豪榜榜首。
二、 大霧初顯
隨著動力電池行業進入野蠻生長階段,玩家蜂擁而入,競爭加劇;同時政策的變化也讓國軒高科始料未及。
2016年12月30日,工信部、科技部等四部委推出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引入了純電動乘用車電池能量密度門檻,只有密度高于120Wh/kg的動力電池才能獲得補貼。
而因為不爭技術路線,當時的國軒高科僅靠磷酸鐵鋰一種電池技術苦苦支撐。在當時,磷酸鐵鋰電池達到120Wh/kg比較難,還未突破技術壁壘,國軒高科磷酸鐵鋰的能量密度仍未能突破115Wh/kg。
國軒高科營收增長也陷入停滯,毛利率下降近20%,2016年到2020年的四年間,凈利潤從10.31億元驟降至1.49億元,毛利率由46.93%腰斬至25.23%,市場份額占比跌到第三,被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甩在身后。
盈利能力薄弱同時也在制約國軒高科研發的進度,2019年其研發支出僅為5.9億元,而同期的寧德時代則為29.9億元。
研發投入跟不上,導致國軒高科的新技術JTM進度緩慢,不盡如人意。而在2020年年初,同樣死磕磷酸鐵鋰路線的比亞迪發布了刀片電池,能量密度達到140Wh/kg,當年就搭載在比亞迪漢投產上市。同期寧德時代發布的CTP技術,如今“寧王”已有多家客戶,而國軒高科的JTM技術電池卻尚未量產。
技術落后又只能配套中低端產品,目前國軒電池裝機主要配套于商用車、低續航A00級的乘用車,下游客戶是江淮、奇瑞、長城等車企,以及一些實力更弱的整車廠。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最新發布的數據,2022年10月,寧德時代獨占鰲頭、比亞迪位居第二,兩者共占據超70%的市場份額,國軒高科位居第四,遠遠落后于寧德時代和比亞迪,也沒有拉開與其他二線廠商的差距。
三、 柳暗花明
直到大眾向國軒高科拋出橄欖枝,國軒才顯露出柳暗花明的命運。
兩者的“聯姻”,不由讓人想起寧德時代和寶馬、中創新航和廣汽的結合,或許是國軒高科崛起的最大機會。
國軒高科副總裁徐興無說:“寧德時代是和寶馬合作,被寶馬 ‘修理了’ 好幾年,然后拿著寶馬這把尚方寶劍起來了。國軒高科如果早點和大眾合作,也許成績還能更好?!?/p>
大眾為國軒高科帶來了資金、訂單、管理、品牌等各方面的實實在在的幫助。
一是予以真金白銀的支持。大眾為國軒高科提供超60億資金,用于標準電芯和高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建設,緩解了國軒高科近年來盈利下滑導致的資金壓力;
二是引入先進的供應鏈、品質管理經驗。兩者合作不久后,大眾開啟了一系列對國軒高科的“改造”,向國軒高科派駐20人左右的專家團隊,對國軒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等等。
三是為其提供訂單和跳板。去年11月,國軒高科已取得大眾標準電芯正式量產定點,預計2024年上半年實現裝車,且是首個獲得大眾標準電芯的研發、量產定點供應商。
國軒高科也沒有辜負期待,去年成功成為了全球首家獲得大眾集團標準電芯產品定點的電池企業。
同樣地,國軒高科也在厲兵秣馬后拿出了自己的戰果——2021年1月,國軒高科發布了210Wh/kg磷酸鐵鋰軟包電芯及JTM(Jelly Roll To Module)電池技術,這是一種全新的集成技術,將卷芯直接放入模組,在提高電能量密度的同時,還兼具了成本控制。根據去年12月的消息,國軒高科JTM產品已經實現產業化,并將在換電模式應用領域首先進行業務拓展。
除此之外,國軒高科還遠赴美國建廠。今年3月15日,美國國會議員批準:向三家位于密歇根州的新電動汽車電池廠撥款5.85億美元。其中,中國電池企業國軒高科的美國子公司Gotion Inc獲得了1.75億美元的撥款。
國軒高科計劃在大急流城(Big Rapids)附近建造一座汽車電池工廠。在1.75億美元的撥款中,將有1.25億美元直接撥給國軒高科,剩余5000萬美元則撥給當地的一個經濟發展組織,用于升級基礎設施,以支持該項目。該工廠一旦建成,每年將生產15萬噸電池正極材料。此外還要建設兩個生產電池負極材料的工廠,產能將達到每年5萬噸。
從上游的采礦到下游的回收,從產品研發到全球建廠,國軒高科在產業鏈上的布局已經相當全面,這也大大激發了人們對這家公司未來的想象。
四、 結語
倚賴于全球新能源大廠們的“新能源覺醒”和全球范圍內新能源滲透率的提升,為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會,國軒高科在海外的廣泛布局,顯然是將眼光對準了潛力無限的全球市場。該公司曾表示,預計到2025年,其三分之一的產能將部署在中國境外,以滿足海外電動汽車市場需求。這一愿景,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國軒高科董事長李縝曾在一次采訪中說,地球是宇宙的過客,人類是地球的過客,我們是時代的過客。
正如國軒高科的命運一般,曾上到高處,又經歷低谷,而如今柳暗花明,是時代的過客,也是地球的過客,而它以它的堅韌,為這時代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來源:電池聯盟 作者:松松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