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相關專題 | 動力電池企業及市場分析_動力電池裝機量與產銷量】
由于技術成熟、成本低、適用溫度范圍廣、安全性高等優點,鉛蓄電池在電動兩輪車、起動電池和大型儲能等應用領域廣泛。特別是兩輪車市場,據統計,目前鉛酸電池在國內兩輪車市場占比高達七成以上。
不過,隨著碳達峰等政策的不斷推進,兩輪車正朝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能量密度低、循環使用壽命短、耐低溫性的鉛酸電池或將被鋰電池、鈉電池等所代替。
一、鈉離子電池或取代鉛蓄電池
雖然采用鋰電池取代鉛酸電池在的呼聲也很高,但是電動兩輪車搭載鋰電池的缺點也很明顯,如鋰電池價格比鉛酸電池貴、安全性能差、性能不穩定等。這就讓性能和安全性更具優勢的鈉離子電池脫穎而出。
性能方面,目前鈉離子電池的電芯能量密度約為70-200Wh/kg,高于鉛酸電池的30-50Wh/kg,低于三元鋰電的200-350Wh/kg,與磷酸鐵鋰電池的120-200Wh/kg有重疊范圍。
另外,鉛酸電池平均循環壽命為300-500次,而鈉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可達4000-5000次。
安全性方面,相比于鋰離子電池-20℃到60℃的工作溫度區間,鈉離子電池可在-40℃到80℃的溫度區間正常工作,高低溫性能十分優秀。同時,由于內阻更高,鈉離子電池在短路狀況下瞬間發熱量少,更加安全。
在成本上,鈉離子電池同樣有潛力。據中科海納測算,若按照15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價格,量產后鈉電池材料成本仍要比鋰電池材料成本低30%-40%。
還有機構測算,目前市場上的鉛酸電池產品綜合成本大概在0.3元/Wh,鈉電池目前的實際成本在0.5-0.7元/Wh之間。大規模產業化后將逼近0.3-0.5元/Wh,屆時將與目前的鉛酸電池價格十分接近。而這一價格也將低于鋰電池在價格低位時的成本水平。
二、鉛蓄電池企業入局鈉離子電池
電池聯盟注意到,多家鉛蓄企業如龍頭天能動力、超威動力紛紛發力鈉離子電池領域。
天能股份:3月24日,天能股份發布了2022年年報。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18.82億元,同比上漲8.18%;實現歸母凈利潤19.08億元,同比上漲39.35%。
作為公司基石業務,鉛蓄動力電池在2022年保持了穩步提升的態勢,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電動輕型車鉛蓄動力電池銷售360.35億元,同比上漲 11.40%。
2022年,該公司還加快了新型電池布局。針對鈉電,2022年公司成立浙江天能鈉電科技有限公司,標志著鈉離子電池產業化正式落地實施。報告期內,公司成功推出鈉電電芯產品,電芯循環次數的實驗室測試數據超過2000次。產能方面,2022年公司已建成300MW中試產線,持續推進整體產能爬坡工作。市場拓展領域,公司將鈉電聚焦于動力應用領域和儲能領域,并積極與下游客戶開啟聯合應用匹配開發、產品驗證導入等工作。
超威集團:超威集團創立于1998年,2010年在香港主板上市,在全球擁有108家子分公司和2萬多名員工,產品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憑借在“新技術、新材料、新產品”領域的領先優勢,公司已搭建起“鉛(鋰)蓄電池、新型電池、能源存儲與管理、循環經濟”等于一體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近年來,超威集團大力布局鈉離子電池技術領域,掌握了多項核心科技。尤其是在層狀氧化物聚陰離子研究、正負極極材料、電解液、硬碳負極產業化等方面,超威集團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
1月10日,超威集團發布了新型鈉離子電池,具有安全性高、動力強、續航里程長和壽命長四大優勢,
據介紹,超威鈉離子電池采用穩定的模組結構設計、軟包電池以及完善的電池管理系統,以鈉離子材料優勢和高安全技術路線以及疊片工藝,打造新時代安全電池。
在性能上,超威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擁有高達140Wh/kg的能量密度,通過擠壓針刺、過充過放等安全測試,并且在倍率性能和高低溫環境的放電表現都有所提升。
在材料布局方面,超威鈉離子電池在正極材料、電解液及負極材料等電池關鍵材料環節,均采用鈉離子材料。
三、加快在兩輪車市場落地
光大證券指出,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鋰價可能長期處于高位,鈉離子電池應用場景可能會逐漸擴大。在目前產業化進度下,兩輪車、A00/A0乘用車和戶儲/UPS/5G基站市場鈉電有望實現對磷酸電池和鉛酸電池的快速替代。
目前,鈉離子電池正加快在兩輪車市場的落地。電池聯盟注意到,星恒電源、雅迪等企業都推出了搭載鈉離子電池的電動兩輪車產品。
今年1月,星恒電源首度曝光其第一代鈉離子電池—“超鈉F1”。在3月13日-15日舉辦的2023浙江展上,星恒電源攜第一代全氣候超跑鈉電池——超鈉F1重磅亮相。據介紹,在低溫性能方面,超鈉F1在-20℃的極低溫環境下,依舊能保持近90%的電池容量;強大的倍率性能支持快充,充電時間可節省15%以上。此外,超納F1的循環壽命是鉛酸電池的2-7倍,耐用性能也相當出色。
3月17日,“鈉領未來 2023雅迪?華宇鈉電發布會”在杭州拉開帷幕,雅迪科技集團與旗下華宇新能源科技公司聯合宣布,成立現階段以鈉離子電池為主要業務的華宇鈉電新公司。
活動中,雙方還聯合發布了華宇的第一代鈉離子電池——“極鈉1號”及其配套整車——雅迪極鈉S9。“極鈉1號”具備10分鐘快充80%電量,可持續3C大電流高倍率放電,在-10度以上無明顯容量衰減的性能。
華宇新能源科技還分別與青山湖科技城、浙江大學、鈉創新能源以及貝特瑞新材料集團四方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自此,兩輪電動車也點開了“鈉離子電池”的技術點,而且從相關負責人給出的量產的時間節點上來看,這項技術可能會率先在兩輪電動車產品上實現量產并上市。
針對外界非常關心的技術發展階段問題,雅迪科技集團執行總裁王家中在采訪中提到:“目前鈉離子電池產品已經實現小批量產,同時也在加緊對產品進行詳細測試,包括在外賣、快遞等高頻使用場景進行點對點測試,預計在今年的7、8月份,就會在兩輪電動車上完成真正的批量生產。”
在未來鈉離子電池的產能方面,王家中也給出了自己的預估數值,他預計3~5年內能夠達到35GWh~50GWh,如果將這些電池產量全部裝載在兩輪電動車上,將至少能夠完成1500萬臺的出貨量。
華宇研究院院長陳建則判斷,兩輪電動車電池市場將會受鈉電產業技術影響,鈉電市場占有率會迅速增加,2025年預計鉛酸、鋰電和鈉電占有率大約為50%、15%和35%。
東吳證券預計,2023年為鈉電產業化元年,有望實現小批量出貨,2024年實現大批量量產,規模有望達到30GWh。而在鈉電池的量產的過程中,還有能量密度低、循環次數不高等問題需要解決和攻克。
來源:電池聯盟 作者:子蕊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