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奶茶機器人”兩分鐘內便可制作出口味與人工相差無幾的定制奶茶;形似蜘蛛的特種機器人可巡檢復雜危險環境下的設備運行狀況;“多才多藝”的機械臂會彈琴、寫毛筆字、3D打印自畫像,還會精準分揀貨物……在日前落下帷幕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中國機器人展品令人目不暇接,更讓人感嘆,自動化的未來正深入我們生活各個領域。
近年來,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產業規模與市場空間不斷擴大,整個產業鏈呈現較為良好的發展態勢,但不容忽視的是,其在核心技術研發、人工智能融合、國際合作等方面仍面臨瓶頸制約。
方向:突破機器人認知智能
2016年3月人工智能機器人AlphaGo與韓國棋手李世石的首爾大戰震驚世界,機器人對人類的趕超似乎只在一瞬間。人工智能步入了大數據化媒體自主性人機協同的新發展階段,正從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加速邁進,這成為未來機器人產業突破與提升的重要引擎。
人工智能技術的導入,使機器人的發展迎來新變化,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張鈸認為,人工智能剛剛起步,現在正處于初創階段,還沒有形成理論體系,也沒有形成統一架構,這就給予我國一個絕好的機遇,在共同起跑線上開拓全新的領域。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曲道奎說:“過去的機器人是一個‘殘疾人’,它沒有感知,像‘瞎子’一樣,你告訴它怎么做,它就怎么做?!比欢圃旃I的作業環境是變化的,沒有感知的機器人無法適應作業環境。
如今,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把各種感知系統導入機器人,增強人機合作,有望帶來機器人新的應用。
但人工智能系統的不可解釋性和魯棒性問題還應引起人們的深度重視?!耙匀斯ぶ悄茉卺t療健康中的應用為例,人工智能可以讀片識別出病人患有癌癥,但卻說不出道理,這是它的不可解釋性問題;如果再加上一些干擾信號,它可能會做出完全錯誤的判斷,這就是魯棒性問題?!睆堚摻忉尩馈?/p>
機器人可以應用于各個領域,其相關技術僅依靠深度學習的算法遠遠不夠,需要行業專家、行業數據的共同支撐。利用各個細分領域的專業知識和數據,相關領域的創業者和科學家進行合作,共同促進機器人產業整體的良性發展。
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Karel Eloot在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表示,機器人行業在中國可能只有數十年的歷史,過去大多數機器人技術都是由跨國企業供應的,只有不到5%的機器人和機器人技術是由中國公司做出來的。預計2020年,中國機器人需求量將占全球需求量的40%,這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提質保量,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全球機器人行業共同的挑戰。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