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收錄專題 | 智能駕駛/自動駕駛行業現狀、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
去年,疊加疫情、貿易沖突等因素,自動駕駛市場遇冷,據搜狐汽車不完全統計,2022年自動駕駛領域融資規模超過200億元,相比2021年的932億元,縮水近80%,隨著資本熱潮的褪去,行業進入寒冬。
2023年,伴隨著經濟大環境回暖,投融資形勢相對樂觀,自動駕駛有望獲得新一輪發展。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今年我國無人駕駛市場規模將達3301億元。近日,自動駕駛領域利好消息頻傳,在政策加持和資本市場推動下,自動駕駛行業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新格局。
一方面,智能網聯汽車迎來重要標準體系,自動駕駛即將實現有“圖”可依。
隨著我國自動駕駛技術、智能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智能汽車基礎地圖的標準化、規范化需求越來越迫切,業內呼吁加快制定智能網聯汽車標準的聲音日漸高漲。3月3日,《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正式發布,從國家層面建立統一、完整、規范的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對加強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規范的頂層設計,推動地理信息在自動駕駛產業中的安全應用有著重大意義。
從長遠來看,提升自動駕駛的能力,要著力解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面臨的重點障礙,逐步形成適應我國技術和產業發展需要的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根據《指南》,我國將先行制定急用先行的10項以上智能汽車基礎地圖重點標準,到2025年初步構建能夠支撐汽車駕駛自動化應用的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到2030年,我國將制定20項以上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形成較為完善的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
與傳統導航電子地圖相比,智能汽車基礎地圖精度更高、更新更快、內容更豐富,既能為自動駕駛系統提供決策、路徑規劃所需的信息,還能大幅提升自動駕駛能力及安全性。只有標準落地,汽車市場才有更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智能網聯汽車才能健康發展。《指南》的發布,為我國智能汽車基礎地圖安全合規應用,以及智能汽車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了規范指導與基礎支撐。
另一方面,多家獨角獸扎堆IPO,自動駕駛行業迎上市潮。
步入2023年,在自動駕駛市場行情回暖趨勢的刺激下,以及禾賽科技在美國成功上市的激勵下,一批自動駕駛公司已摩拳擦掌,為上市準備。近日就有多家自動駕駛獨角獸傳出IPO的傳聞:3月13日,有消息稱文遠知行以保密方式提交美國IPO申請,尋求融資至多5億美元;3月6日晚,據外媒報道,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Momenta正考慮最快于今年在香港或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可能籌集多達10億美元資金;智能網聯汽車仿真測試公司賽目科技也在近日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2月,繼2021年沖擊美股失敗之后,智加科技被傳或通過拆分中國業務的方式再次開啟美股上市計劃。
此外,近期多家自動駕駛公司宣布已完成融資或計劃啟動新一輪融資,也為自動駕駛市場回暖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如3月7日,商用車自動駕駛公司卡睿智行宣布獲得住友商事旗下戰略投資機構(CVC)戰略融資;2月27日,激光雷達研發生產商“靈途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2月25日,自動駕駛公司云驥智行宣布獲數億元天使輪融資等。輪番資金入賬,為企業研發自動駕駛產品及服務提供了可靠的資金支持,也極大地提振了投資者信心,進一步促進了自動駕駛領域的商業化落地。
文章來源:智慧城市網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