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專題 | 2023年我國各月汽車產銷量數據統計(含新能源汽車)】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為“中汽協”)總結了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整體情況,并給出了2023年汽車市場產銷量的預測。據統計,2022年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增長3.4%和2.1%。預計2023年汽車市場將繼續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實現3%左右增長。
對于2022年汽車市場的表現,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2022年,盡管受諸多不利因素沖擊,但在一系列穩增長、促消費政策的有效拉動下,中國汽車市場在逆境下整體復蘇向好,實現正增長,為穩定工業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數據顯示,2022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02.1萬輛和2,686.4萬輛,同比增長3.4%和2.1%。其中,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全年銷量超680萬輛,市場占有率提升至25.6%,逐步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
我國汽車出口繼續保持較高水平,全年出口突破300萬輛,有效拉動行業整體增長。中國品牌表現亮眼,緊抓新能源、智能網聯轉型機遇全面向上,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其中乘用車市場份額接近50%,為近年新高。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2022年12月的回補效應提前透支了部分需求,2023年一季度終端市場壓力較大,銷量可能會出現明顯下降。
對此,中汽協建議2023年傳統燃油車購置稅優惠政策及地方相關促消費政策等能夠延續,深入挖掘并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帶動產業發展,助力經濟平穩運行。
中汽協認為有六個有利因素將助力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一是宏觀經濟適度恢復。二是宏觀政策支持汽車消費。穩增長、擴大內需、地方補貼政策等帶動底層消費復蘇,推動汽車消費。三是疫情防控放開有利經濟恢復。國內疫情管控放松,有利市場主體發展,推動底層就業收入增加,支撐汽車消費。四是海外需求及新能源出口繼續發展。全球汽車市場繼續回暖,中國品牌繼續國際化發展,新能源汽車出口帶動作用明顯。五是芯片供應逐漸恢復。芯片供應短缺在2023年將有較大緩解。六是商用車需求觸底反彈。隨著經濟復蘇,商用車需求將逐漸升溫。
基于以上六個有利因素以及2022年汽車市場表現,中汽協預計,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總銷量為2,760萬輛,同比增長3%。其中,國內乘用車累計銷量預計為2,380萬輛,同比增長1.3%;商用車累計銷量預計為380萬輛,同比增長15%;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預計為900萬輛,同比增長35%。
不過,汽車市場的發展仍存在挑戰。中汽協認為,2023年汽車市場發展還有六個不利因素。一是宏觀經濟恢復相對乏力。二是消費信心恢復緩慢。房地產投資下降,互聯網、民營企業發展放緩,市場主體受損嚴重,對消費信心帶來較大沖擊。三是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對汽車行業復蘇或仍有一定影響。四是芯片供應緊張仍將持續。高端、高算力芯片仍然緊缺,芯片分配對車企產生影響。五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或下降。部分地方政府因財政原因,對汽車消費支持的力度可能下降。六是消費透支影響。2022年購置稅優惠政策引發部分消費提前釋放,2022年底經銷商庫存較高,2023年存在去庫存壓力。
雖然2023年的中國汽車市場仍然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從結果來看,經歷了新冠疫情、原材料上漲、零部件緊缺等系列問題的中國汽車市場依然在2022年實現了正增長,并且自2020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實現連續正增長,呈現“傳統燃油車高端化,新能源車全面化”的發展特征。中汽協表示,隨著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的實施,將會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和消費活力,2023年的汽車市場發展將會穩中向好。
來源:瞭望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