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67.9萬輛,同比增長1.2倍,2022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了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96.9%和93.4%,連續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新車的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6%,帶動整車出口呈現量價齊升態勢。
圖表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在上海海通國際汽車碼頭,裝載著新能源汽車的大拖車排起長隊,一輛輛全新中國品牌的新能源汽車鱗次櫛比,翹首等待即將漂洋過海的美妙旅行。數據顯示,目前在歐洲,每10臺新能源汽車中,就有1臺來自中國。
新能源汽車既是中國智造“新名片”,更是2022年國內消費市場中一抹搶眼的亮色。新能源汽車市場正逐步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迎來新的發展和增長階段。展望2023年,隨著廣大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認可度的日漸提升,有關新能源汽車的“高分答卷”還將不斷續寫。
市場:持續增長,機遇與挑戰并存
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性增長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展望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延續增長勢頭。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為900萬輛,同比增長35%。
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看來,“高速增長”是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關鍵詞。許海東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宏觀經濟適度恢復,宏觀政策支持汽車消費,海外需求及新能源出口繼續發展,芯片供應逐漸恢復,商用車需求觸底反彈等,都是2023年汽車產業發展的有利因素。同時,2023年汽車產業發展也面臨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下降、消費信心恢復緩慢、高端和高算力芯片仍然緊缺。
展望2023年,綜合考慮行業面臨的利好與挑戰,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率與上一年度相比會有所放緩。
“2023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速預計低于100%,但是仍將達到50%~70%的增速。”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新能源汽車市場經過2021年—2022年的高速增長后,目前產業鏈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電池正極材料漲價幅度很大,碳酸鋰、氫氧化鋰的漲價幅度在一年之內超過了600%;另外汽車芯片供應短缺現象也比較明顯。但同時,國家仍然會對新能源汽車實施免購置稅政策;新能源汽車將繼續實施免費申請綠色牌照政策。
“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張業佳總結。他表示,一方面,2022年12月,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為新能源汽車今后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明確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進一步為2023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另一方面,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仍然面臨不斷加劇的國際競爭、日益突出的全球供應鏈危機、持續增加的成本壓力、配套設施布局不均衡的關鍵制約等諸多挑戰。
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TrendForce集邦咨詢分析師陳虹燕強調了用戶體驗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性。陳虹燕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全國新車市場銷售占比提升至25%且國家補貼退場后,將凸顯新能源車的使用者體驗(高續航、快充、車款增多),以及環境支持(充電便利、優先路權、換購優惠)對市場銷售的重要性與影響性。
“在電池技術與電動車架構設計優化下,續航力、充電速度均有利于消除新能源車里程焦慮問題。”陳虹燕說,眾多中國車企都發布800V高壓平臺,預計陸續推出相應車款,充電速度大幅提升。同時,地方政府也提供不同程度的換購補貼,并且積極建設充電樁,創造有利于產業發展的友善環境。
墻里開花,墻外也香。2023年,更多國內新能源汽車將整裝待發,迎來精彩的出海之旅。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對記者說:“預計2023年出口將成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另一重要增長力量,出口數有望接近80萬輛。”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