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工業生產穩定增長,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長較快
7月份,工業生產延續了恢復態勢,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保持基本平穩。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介紹說,7月份,我國工業經濟呈現以下四大特點:
一是采礦業和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加快。受能源保供政策作用,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生產較快,支撐了采礦業增長。7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受高溫天氣帶動,用電需求增加,拉動相關行業加快。7月份,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比上月加快6.2個百分點,加快幅度較大。
二是裝備制造業保持較快增長。7月份,裝備制造業同比增長8.4%,比上月有所放緩,但是仍明顯快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其中,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5%,比上月加快6.3個百分點。
三是高技術制造業增長繼續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長。7月份,高技術制造業同比增長5.9%,比上月回落2.5個百分點。主要是受醫藥制造業降幅擴大和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下滑的影響;其他行業比如電子通訊設備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
四是原材料制造業降幅有所擴大。7月份,原材料制造業同比下降1.6%,比上月擴大1.4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市場需求疲弱的影響,其中黑色金屬冶煉與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同比分別下降了4.3%和3.8%。
經濟未來走勢如何?
針對全年經濟走勢的情況。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應該說是極不尋常,二季度經濟克服超預期因素影響,實現正增長是非常不容易的。從下階段來看,推動經濟持續恢復,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仍然面臨著不少風險和挑戰。
盡管面臨這些困難和挑戰,但是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空間廣的特點明顯,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一系列防住疫情、穩住經濟、保障發展安全的政策措施作用下,經濟有望恢復向好,運行在合理區間。
第一,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繼續顯效。7月份以來,盡管多地出現散發疫情,但是疫情傳播總體上得到有效控制,一攬子穩經濟政策舉措持續發揮作用,7月份主要生產需求指標基本穩定。從后期看,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經濟恢復向好態勢有望保持。
第二,國內需求恢復拉動逐步增強。從投資來看,穩投資政策持續加力,各地積極推進“兩新一重”等大項目的開工建設,新開工項目個數和計劃總投資均保持較快增長,有利于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7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4%,連續3個月加快。支持制造業升級發展,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實施,也有利于制造業投資的平穩增長。前7個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9%,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從消費看,就業總體穩定,居民收入增加。在疫情防控更加精準和促消費政策作用下,居民消費有望逐步恢復,特別是汽車和家電消費優惠政策持續發力,將拉動大宗商品銷售增長。7月份,限額以上汽車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9.7%,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第三,生產供給恢復有望延續。能源保供持續發力,采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有望平穩增長。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逐步打通,汽車等重點行業恢復正常生產,對于工業的支撐作用會繼續發揮。同時,隨著生產生活秩序恢復,服務業市場需求也會逐步回暖,帶動服務業生產回升。
第四,高水平開放紅利會繼續顯現。盡管國際經濟環境復雜嚴峻,但我國外貿韌性強的特點明顯,貨物進出口保持了較快增長。1-7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0.4%,這既有我國生產供給能力強、產品競爭力強的因素,也有全球通脹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國出口產品成本優勢的影響,還要看到,我國積極擴大對外開放,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加快自貿區建設,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為外貿發展注入新的活力。1-7月份,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9.8%,高于全部進出口增速。尤其是下階段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舉措落地見效,大規模留抵退稅、專項債發行使用、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政策持續發力,也會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持續發展。
來源:國家統計局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