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近日,多項研究數據表明,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增速正在放緩,半導體市場正在迎來一個從熱向冷的周期性轉變。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3月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速從2月的32.4%降至23.0%。Gartner預計,2022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13.6%,相比較于2021年的26.3%有明顯下滑。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9日,已有126家半導體公司公布2022年第一季財報,其中16家出現凈利潤同比下滑并且虧損。
總結造成這次市場周期性變化的主要因素大致有三點:其一,半導體產業在經歷了2021年的供應不足之后,正從全面缺芯轉變為結構性缺貨,部分細分領域如消費電子已開始面臨需求不足的挑戰。許多企業此前積累的庫存開始釋放,而先前囤積的庫存需要一定時間來消耗。其二,新冠肺炎疫情給國際物流造成了困擾,影響了芯片的出貨效率。其三,半導體市場在經歷了前兩年的快速增長后,開始慢慢回歸到以前穩步增長的狀態,增速放緩屬于正常的周期轉換。
半導體市場發展具有明顯的周期性。對于企業而言,每次市場周期性變化,都是一次優勝劣汰的篩選過程。即便此次增幅下降只是一個信號,面對必然到來的市場周期從熱轉冷,企業應當給予高度重視。
首先,半導體企業需要腳踏實地深耕技術,而非僅想著“蹭一蹭熱度”。2021年的芯片供貨不足,引發了一輪“造芯熱”,很多手機廠商、整車廠商、互聯網大廠等開啟“跨界造芯”模式。SEMI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原始設備制造商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全球銷售總額將達到1030億美元的新高,比2020年的710億美元的歷史記錄增長44.7%。
如果下行周期到來,那些熱衷于“蹭熱度”的企業應該提高警覺。指望通過市場供需失衡來“賺快錢”并非長久之計,半導體產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無論何時都需要企業深耕技術、緊貼市場,慢工出細活,路遙知馬力,“蹭熱度”“賺快錢”勢必將會被市場所淘汰。
其次,對于資金實力相對較弱,在某一細分領域的市場占有率較低的企業而言,在面臨市場波動時,切莫盲目“跟風”。隨著各種新興技術的不斷涌入,市場對半導體產品的需求非常多變,促使很多半導體企業開啟了“跟風”模式:跟隨市場變動不停地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拓展新領域。比如工業控制、汽車電子、高性能計算等領域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入局。然而,這也意味著風險因素正在積累。Gartner研究副總裁盛陵海認為,半導體企業在某一細分領域的市場占有率若沒有達到10%以上,并不適合開辟新的領域。半導體產業資本投入量大、回報慢、研發難度高,對于某一領域市場占有率較低的企業而言,在面臨市場波動時,盲目“跟風”并非有益選擇。無論何時,半導體企業都需要發揚“工匠精神”,在某一領域扎根,才能真正把產品做強、做優。
第三, 對于那些資本力量相對雄厚、在某一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較高的企業而言,在面臨市場變動時,可緊跟市場需求,適當開辟新“賽道”。半導體市場增速放緩,意味著一些此前市場增速較快的細分領域達了市場飽和,且下游的需求趨于“疲軟”。此時,對于資本力量相對雄厚、在某一細分領域的市場占有率較高的企業而言,可適時開辟新賽道。
一般企業在某一細分領域的市便很難再有所突破,極少數龍頭企業的市占率能達到50%以上,所以,在某細分市場占率達到20%的企業,可以考慮在新的“賽道”爭取突破性發展。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在開辟新“賽道”之前,對市場的預判十分關鍵。在進入新領域之前,應提前打磨技術,切莫“臨陣磨槍”。
來源: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 作者:沈叢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