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2018年10月15日12時23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39、40顆北斗導航衛星。根據我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計劃,接下來,將陸續發射兩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和一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在今年年底前實現為“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提供衛星導航服務的目標。
2017年發布的《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市場報告》顯示,到2025年,亞太地區的GNSS導航設備數量(以智能手機為主)將從2015年的19億增長至43億,超過歐盟和北美地區的總和,有望成為該領域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隨著我們即將建成獨立自主、開放兼容、技術先進、穩定可靠的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各地衛星導航產業聯盟紛紛成立,衛星導航產業基地、產業園不斷奠基,上海、重慶、南京更是要建設以北斗導航應用為核心的產業基地,這一系列舉措將會進一步促進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鏈的快速發展。
國內衛星導航市場規模
根據《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6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118億元,較 2015年增長22.06%。產業投資并購持續活躍,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約45萬。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4月,業內上市公司(含新三板)總數已達到 53家,上市公司涉及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相關產值約占全國總產值的 10.87%,相比2015 年的 9.3%產業集中度有所提升,但產業中絕大多數企業仍為小微型企業。截止到2016年,我國衛星導航市場規模情況統計如下圖所示:
圖1 國內衛星導航市場規模(億元)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將達到4000億元,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對國內衛星導航市場貢獻率超過60%-80%。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產業現狀和目標如表1所示:
表1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產業現狀和目標
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鏈發展現狀
按照行業通行統計方式,衛星導航產業鏈一般分為以下幾個環節:衛星制造、衛星發射、配套地面設備建設、衛星導航應用以及下游市場。其示意圖如圖2所示:
圖2 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鏈
據統計,目前我國北斗產業鏈企事業單位數量超過13000家,從業人員近40萬人。獲得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認定的“分理級服務單位”12家、“分理級服務試驗單位”49家、“終端級服務單位”64家。產業鏈上游的芯片、天線、GIS、板卡、地圖、模擬源等已實現全面配套,國內自主研發的北斗芯片等基礎產品,已進入規模應用階段;中游的手持型、車載型、船載型、指揮型等各類應用終端已經廣泛使用在各個行業,品類已初具規模;下游的運營服務和系統集成業已在各領域進行了探索應用。接下來,我國將會在四大支柱行業推薦北斗產業鏈的不斷發展:
(1)高端制造業:導航芯片和模塊、多種多樣的通信芯片和模塊、接收機組件、輸入 / 輸出器件、顯示器件等與整機集成。
(2)先進軟件業:系統類軟件、導航定位授時軟件、地圖引擎與各種各樣的應用軟件。
(3)現代服務業:位置服務成為產業的發展主體之一,成為現代信息服務業核心推動力。
(4)綜合數據業,或者說大數據業:數據是信息產業的根本,也是導航產業的特色,它既用數據,又產生數據,而時間空間數據是數據業主體,也是智能化的核心和靈魂。
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發展目標
北斗系統是今后 10 年內中國走向全世界最重要的高科技大眾服務系統之一。北斗產業轉型需要從推廣技術轉換為發展產業,轉換到推高應用與服務產業的規模和質量上來,轉移到解決國家發展的某些產業壁壘和瓶頸與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上來,其中包括城市交通擁堵與物流運輸、信息安全和食品安全保障、位置服務與社會管理、環境保護與監管、移動健康和養老產業等老大難問題的突破。
結語
關于未來我國導航系統產業的發展,我們也給出了以下幾點建議:①開展整體戰略研究,促進產業集成發展;②加強組織機構協調,注重市場需求引導;③強化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實現產業聚集;④構建金融戰略體系,落實政策扶持優惠;⑤深化國際國內合作,重點打造中國品牌;⑥發揮聯盟主導作用,加快推動惠民示范。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