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收錄專題 | 中國能源結構、行業分類、發展現狀及產業前景】
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是海洋工程裝備的主體,主要包括鉆井平臺、鉆井裝備水下設備、生產平臺、油氣外輸系統、海洋工程船和輔助船等。我國在眾多海洋資源中,海洋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技術最成熟,開發裝備種類最多,是當前海洋工程裝備中的一大類產品。其中,主流開發裝備有物探船、勘察船、鉆井平臺、生產平臺、漂浮式生產儲油船、起重船、管鋪船、水下機器人等。
圖 1海洋油氣開發裝備體系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綜合整理)
裝備設計是海洋油氣開發裝備產業鏈中價值量最高的環節,我國高端裝備設計能力整體上還比較弱
從產業鏈看,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行業上游主要是裝備設計、原材料、防腐涂料和配套設備等,其中,裝備設計環節是整個海洋油氣開發工程產業鏈中技術含量最高的環節,歐美企業在油氣開發裝備設計領域占據壟斷地位。我國高端裝備設計能力還比較弱。國內僅有少數企業能夠進行裝備設計,如上海佳豪,海洋工程領域收入占比較高,研發實力較強。
中游包括鉆井平臺、生產裝備和輔助裝備等裝備制造領域。主要企業有中南重工、中天科技、振華重工、招商局重工、中國船舶、海油工程、中集集團等。
下游為油氣開發裝備建筑及海洋油氣服務等環節。油田服務環節,主要企業有中海油服、杰瑞股份、海油工程、中信海直等。
從行業規模看,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屬于海洋工程裝備中的大類,需求占比在一半以上,2019年國內市場約210億元,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市場規模有所下降,但整體下降幅度小于全球行業下降幅度。
全球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市場陷入低迷,我國處在第三梯隊
從2014年國際油價暴跌開始,全球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市場陷入了5-6年的低迷期。從2014年開始,全球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市場成交額急劇萎縮,并在2016年跌入谷底,全年成交額僅僅52億美元。2017年,在多個大型浮式生產平臺項目訂單的帶動下,全球市場交易額漲至94.5億美元,但與2011-2013年的高峰期數據相比差距甚遠。
目前整體來看,全球主要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企業集中在美國、歐洲、新加坡及韓國等國家,其中,美國、歐洲等處在第一梯隊,海洋油氣開發裝備研發設計和關鍵設備制造實力最強,新加坡、日本、韓國處在第二梯隊,裝備技術快速發展,跟歐美的差距逐漸縮小,在深水高技術平臺方面實力不俗,中國、阿聯酋等后發國家處在第三梯隊,正在加快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各細分產品市場差距大,我國核心配套設備自給率不足5%
從細分產品看,鉆井設備的制造方面,自升式鉆井平臺上,中國、新加坡、阿聯酋全球領先,半潛式平臺上,新加坡全球第一,中國緊跟其后,鉆井船建造上,韓國保持領先,中國也實現了一些突破;生產設備方面,以浮式生產儲油輪為例,韓國在新建市場占據壟斷地位,三星重工、現代重工、大宇造船全球市場份額高達80%以上,日本、中國和巴西在浮式生產儲油輪市場上也占有一席之地;配套輔助設備方面,目前歐美國家在油氣開發裝備核心配套設備市場占據支配地位。例如,在絞車、泥漿泵領域,美國National Oilwell市占率最高,此外還有Idoeco Dresser、Continental Emsco、Gardner Denver等,Vaco公司在頂驅市場上市占率最高,Continental Emsco公司在轉盤市場上占據最大市場份額。具體競爭格局見下表。
表 1全球主要海洋油氣開發裝備配套設備市場競爭格局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綜合整理)
油氣開發裝備配套設備技術壁壘較高,我國能自行配套的主要集中于中低端產品,包括海上石油鉆采用油套管、三抽設備、海底電纜等。整體配套設備自給率低于30%,核心配套設備自給率不足5%。
國內主要配套設備企業見下表。
表 2海洋油氣開發工程國內配套設備企業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綜合整理)
結語
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屬于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歐美發達國家企業是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技術的主導者。隨著世界高端制造業開啟向我國的轉移征程,以及我國加快對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我國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制造技術不斷進步,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裝備制造能力將不斷向世界先進水平追趕。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