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智能船舶是指通過現代先進技術自行識別自身及周圍環境等各方面信息,借助大數據等處理分析技術,在船舶航行、管理、貨物裝運、維修等各方面實現智能化運行的船舶。智能船舶與傳統船舶相比更加安全、經濟、環保、可靠,是未來船舶的發展方向。
全球智能船舶發展水平相差不大,各國均取得一定突破
據目前公開資料顯示,世界尚無真正以大數據為基礎進行計算的智能船舶,全球智能船舶仍處于研發階段,發展水平相差不大。根據中國船級社頒布的《智能船舶規范》中的六大智能模塊來看,目前的智能船舶已基本滿足智能航行、智能機艙和智能集成平臺的要求,但其計算基本為邊緣計算,人工智能處于協助決策的水平。
各國在智能船舶領域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韓國作為世界造船強國,由大宇造船海洋、現代重工、三星重工聯合研制智能船舶,并于2011年建造成全球首個智能船舶。日本于2014年開始實施智能船舶應用平臺項目,由三菱重工等27家公司共同完成,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日本船級社還與IBM、NAPA等合作研發多個系統。另外,歐洲多家企業也在政府支持下合作推進智能船舶的研發。
表1 國外智能船舶代表企業簡介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整理)
為推動智能船舶發展,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
我國作為全球第一造船大國,在智能船舶領域積極布局,國家為推動智能船舶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經過幾年的研究,中國船級社于2015年底公布了世界首部《智能船舶規范》,對智能船舶的基本概念、目標及功能需求等內容進行了規范,并于2020年進行了修訂。《中國制造2025》中也對智能船舶的發展提出要求、指明方向。2018年12月相繼出臺了《推進船舶總裝建造智能化轉型行動計劃(2019-2021年)》和《智能船舶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1年)》,并于后期出臺了相關指南的征求意見稿。2019年5月出臺的《智能航運發展指導意見》明確規定了智能航運的五個基本要素,即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航保、智能航運服務和智能航運監管等。
表2 智能船舶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整理)
我國企業取得顯著突破,智能航行、智能機艙、智能集成平臺性能世界領先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企業團結協作,自主創新,在智能船舶領域取得突出成績,智能集成信息平臺、智能運行與維護系統、智能航行系統、智能機艙等系統的技術性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例如,2017年,中國船舶集團公司研制的全球首艘通過船級社認證的智能船舶“大智”輪,實現了關鍵核心系統的自主研制和集成應用。另外,我國的“智能船舶1.0研發專項”,由中國船舶集團公司牽頭,眾多校企聯合,經過各單位協同研究,于2018年11月28日、2019年3月15日、6月22日、8月28日交付了四艘智能船舶并進入營運驗證階段。
在智能機艙方面,2018年,常熟瑞特和江南造船集團聯合打造的“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配備了“智能機艙”。北京海蘭信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機艙自動化系統Evolution V5應用于商船、海工特種船、客船以及豪華游艇等,具有極強的適應性。
另外,2019年1月17日,由哈工大牽頭、海蘭信等眾多校企參與的“船舶(航行)態勢智能感知系統研制”項目正式啟動,旨在打造國際一流水平的智能感知系統。
表3 國內智能船舶代表企業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整理)
結語
隨著智能化時代的不斷進步,智能船舶的發展會越來越快,世界各國目前正處于研發關鍵階段,在智能船舶領域搶先一步對任何國家來說都至關重要。我國企業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應當以《智能船舶規范》為依據,不斷自主創新,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積極研發各大模塊及關鍵系統,勇于進行實體船舶試驗,爭取早日建造成真正意義上的智能船舶,使我國在智能船舶領域領跑世界。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