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收錄專題 | 「智能傳感器」傳感器技術_傳感器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
當前,國內雷達傳感器模塊廠以上市公司和創業公司為主,由于我國雷達傳感器技術研發起步較晚,與德國、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快速提高雷達傳感器產品水平對于我國無人駕駛技術等新一代科技的發展至關重要。
在無人駕駛技術需求的拉動下,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未來有較大發展空間
超聲波雷達是最常見的傳感器,在汽車倒車或駐車時起到安全輔助作用,常見的超聲波雷達有UPA(裝于汽車前后保險杠)、APA(裝于汽車側面)兩種。超聲波雷達產業較為成熟,已逐漸進入行業衰退期,由于近年來無人駕駛技術的不斷發展,基于超聲波的自動泊車應用功能再次受到大眾的關注,APA產業將迎來高潮。
毫米波雷達距離遠、可靠性高,具備全天時全天候工作能力,主要應用于是汽車和無人機,如盲區監測、自適應巡航等ADAS場景,是所有雷達傳感器類別的主流應用技術。毫米波雷達產業整體處于成長期,將是現階段以及未來幾年內主流的雷達傳感器,24GHz和77GHz毫米雷達波產品技術已較為成熟,新一代24GHz和77GHz毫米雷達波產品或其他頻率的高端毫米雷達波產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可能替代現有24GHz和77GHz毫米雷達波成為主流產品。
激光雷達精度高、成本高昂,可以實現跟蹤、測速、成像等功能,主要用于機器人自主定位導航、無人車自主感知道路環境及規劃路線、無人機規避障礙物等領域。產業整體還處于導入期,應用量和滲透率均較低,隨著無人駕駛技術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激光雷達因其高性能可用于L4及以上高級別無人駕駛汽車,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及激光雷達三類雷達傳感器產品有各自的優劣勢,單一類型的雷達傳感器無法滿足現階段及未來無人駕駛等級逐漸提高的全方位要求,如特定場景、感知精度、反應時間等,因此,在無人駕駛技術需求上升的拉動下,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及激光雷達三類型雷達傳感器在未來幾年均會迎來良好的發展態勢。
激光雷達可作為無人駕駛的核心技術,當前形成“一超多強”產業競爭格局
激光雷達采用激光測距技術,可實現三維環境建模,在成像能力方面遠超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性能,可作為無人駕駛的核心技術,由于其尺寸巨大,成本高昂,研發周期長,且更適用于L4級、L5級等高級別無人駕駛汽車上,限制了激光雷達的應用,截至2019年12月底,國內暫無車規級激光雷達成熟量產方案,國外量產的車型中,僅有奧迪A8采用了激光雷達方案----Ibeo的低線速激光雷達,實現了L3級別的自動駕駛。
激光雷達逐漸得到Google、百度、TSLA等無人駕駛頭部企業的重視和認可,當前競爭者較少,形成了“一超多強”的產業競爭格局,一超指美國Velodyne,多強指美國Quanergy、德國Ibeo以及國內企業包括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北科天繪等。Velodyne來自加州硅谷,Velodyne LiDAR是其旗下激光雷達公司,產品研發能力領先全球其他各大企業,全球激光雷達企業主要產品規格分析見表1。
表1 全球激光雷達傳感器企業產品分析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
雷達傳感器產業鏈各環節國外企業優勢明顯,我國需加強核心技自主化能力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銷售大國,連續多年蟬聯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同時在無人駕駛、計算機深度學習等新一代科技的飛躍發展趨勢下,雷達傳感器裝配數量大幅增加,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雷達傳感器產業鏈上游主體為芯片企業,下游主要為汽車整車廠。
產業鏈上游主體為雷達傳感器用芯片企業以及其他接線板、掃描器等結構件供應企業,兩類主體廠商均以國際巨頭企業公司在兩類主體廠商中占據較大優勢。產業鏈中游主體為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等三大主流雷達傳感器廠商,以及部分無人駕駛模塊廠商,國際雷達傳感器頭部企業占據絕對優勢。產業鏈下游應用主要由以汽車整車企業和、部分科技企業、和無人機企業等雷達傳感器應用企業為主,整車企業應用占比高于80%以上。我國雷達傳感器行業產業鏈圖譜見圖1。
圖1 我國雷達傳感器行業產業鏈圖譜分析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
結語
目前我國已形成完整雷達傳感器產業鏈,國際巨頭公司占據產業上下游,產業鏈上游主體為雷達傳感器用芯片企業以及其他結構件供應企業,中游主體為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超聲波雷達等三大主流雷達傳感器廠商,下游應用主要由有汽車整車企業和部分科技企業、無人機企業等。在無人駕駛技術需求上升的拉動下,超聲波雷達、毫米波雷達及激光雷達三類型雷達傳感器因各自優勢功能在未來幾年均會迎來良好的發展態勢。激光雷達可作為無人駕駛的核心技術,當前形成“一超多強”產業競爭格局。當前雷達傳感器產業鏈各環節國外企業優勢明顯,我國需加強核心技自主化能力。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