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十二五”以來,國家及各地政府不斷加大對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城鎮污水處理能力顯著提升,政策和標準體系逐漸完善,我國已成為全世界污水處理能力最大的國家之一。
現階段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能力突破600億噸,污泥無害化與資源化利用難題仍需攻克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速,2019年城鎮化率突破60%,達到60.60%,城鎮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2018年度環境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我國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達到4213萬噸,根據近幾年我國城鎮化率增速,初步預測,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按4%-6%的比例增長,2020年我國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可超出4600萬噸。據《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城鎮污水處理廠8969座,處理污水595.75億立方米,對比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城鎮污水處理廠的數量增加了5.4倍,實際污水處理量增加了2.1倍,處理能力增加了1.7倍。
圖1 2007、2017年全國污染源普查城鎮污水處理量及污水處理廠對比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
我國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過程中,存在“重治水”、“輕污泥”的現象。據悉,每一萬噸的污水經處理后大約產生5噸--10噸污泥(按含水率80%計算),2020年我國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為4600萬噸,含水率為80%時,預估僅城鎮生活污水可產生約3萬噸污泥,由此可見,污泥的無害化與資源化利用仍是城鎮污水處理運營不可忽視的一項任務。
“十三五”期間城鎮污水處理政策由“擴大規模”轉變成“提質增效”
“十二五”期間,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成果,“十三五”期間,國家繼續大力推進城鎮污水處理建設,主要任務由“擴大規?!鞭D變成“提質增效”。“十三五”期間有關城鎮污水處理建設主要政策見下表:
表1 “十三五”期間城鎮污水處理建設主要政策分析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
自2019年,吉林省、安徽省等26個省,北京、天津、重慶三個直轄市相繼制定《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對各地區的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提出了明確目標,及整體實施路徑,由此我國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全面拉開序幕。
城鎮污水處理全面“提質增效”,智能化運營引領產業整體升級
“十二五”以來,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規劃目標建設基本完成,城鎮污水處理能力顯著提升。結合“十三五”期間城鎮污水處理政策傾向,預測“十四五”期間城鎮污水處理產業增速放緩,主要有以下兩個大趨勢:
從污水處理角度看,實現全國各地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以提“質”為主,“量”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國城鎮污水處理率可達到90%-95%左右,出水水質全面達到一級A標準,偏遠地區、經濟落后地區城鎮基礎管網設施全面建設完成,引領城鎮污水處理產業整體升級。
從運營管理角度看,借助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優勢,污水處理運營管理快速向高效、便捷、經濟、智能等先進方向轉變,全面實現城鎮污水處理廠運營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此外,城鎮污水處理末端污泥無害化與資源化處理處置將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高潮。
結語
在我國城鎮化進程中,城鎮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多,在污水處理政策大力驅動下,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城鎮污水處理水平顯著提升。在新一輪的政策引導、市場驅動下,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城鎮污水處理產業將全面實現“提質增效”,全國所有城鎮基礎管網設施全覆蓋,城鎮污水處理智能化、數字化運營。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