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新冠病毒仍在肆虐,“戰疫”遠未結束。
無論疫情常態化還是“后疫情時代”,人類都面臨艱巨的挑戰,而“機器人軍團”或許很快會成為替補力量,成為科技“戰疫”的洶涌“后浪”。
替代過半醫護工作量
“從商業需求看,要求家政機器人在一定范圍內完全取代人工,目前仍有一定難度。但在隔離病房環境中,可佳(中國科大研制的通用型機器人,曾獲2013年世界人工智能聯合大會實體機器人比賽 “通用技能獎”,在國際服務機器人標準測試中多次獲第一名)這樣的機器人可以替代醫護人員50%以上的工作量,可以讓醫護人員數量減半,這個作用非常大,意義非常大?!敝袊茖W技術大學教授陳小平對《中國科學報》說。
實際上,今年年初,一臺名叫“瑞金小白”的機器人就穿梭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的病房之間,它可以實現隔離病房遙控查房、5G技術遠程醫療、人工智能院感預警。與此同時,在武漢協和醫院、武漢科技大學附屬天佑醫院,也有兩臺5G智能醫護機器人上崗,幫助醫護人員執行導診、配送,按規定路線完成消毒清潔任務。
此外,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西門子先進工業機器人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劉辛軍團隊研制的測溫機器人,京東的配送機器人,不同類型的機器人都在武漢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冠疫情暴發后,醫護人員工作和安全壓力陡升。特別是在隔離區,醫護力量緊缺和防護物資缺乏,他們承受的工作量和心理壓力遠超我們的想象,因此“非常需要機器人技術的支持”。
“疫情防控中,一個關鍵因素是切斷病毒的傳播途徑,因此,可實現無人化作業的機器人被寄予厚望?!眲⑿淋娬f,“在疫情防控中,機器人在送餐送藥、消毒、測溫、巡查等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在采樣、檢測、醫治、救助、護理等急需無人化作業方面的表現不足,這體現出我們在醫工交叉方面研發不足,技術儲備不夠?!?/p>
“如果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而且發生的范圍更大、持續時間更長。那么,能否獲得機器人技術的普遍支持,將成為決定戰疫成敗的一個關鍵性、決定性因素?!标愋∑秸f,“因此,加快相關機器人技術的實用化,已經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戰略任務,而不僅僅是個單純的科技成果產業化問題?!?/p>
通用機器人尚在路上
人類可能面臨的特殊場景,比如火星、深海探測,搶險救災越來越多,老人看護、家政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都期待通用型機器人的出現。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盧策吾認為,我們不可能對每個特殊環境的每個任務重新設計硬件、軟件或學習模型,這是阻礙家用機器人發展的重要原因。通用智能本體有望解決這一問題。通用智能本體有點像通用的計算機,未來工廠內的產品組裝、醫院內的病人看護、家庭內的按摩和家務勞動等操作,都可以通過對其模塊替換升級,由一個通用智能本體來完成。
盧策吾同時表示:“通用型機器人是機器人發展的方向之一,目前專家們對其發展會有不同看法,這應該是個逐步完成的過程?!?/p>
“通用機器人離我們還比較遠。機器人的發展要遵循科技發展和商業運行的規律?!币晃徊辉妇呙膶<艺f,“通用機器人是個系統工程,首先得有通用的人工智能技術。其次,從結構、材料、到能源,要有個大的產業集群支持。而很多領域的發展規律是線性的,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沒有顛覆性變化,即使設計出先進的智能機器人,還要在材料技術上能實現才行。此外,還要商業模式的考量,需要電池技術、電機技術、光學系統迅速發展,讓其成本降下來?!?/p>
有專家認為,家務機器人不可能不考慮成本,把所有最先進的技術、最復雜的設備都用上。機器人研發人員必須在生存和長遠目標間找到平衡?!安蝗皇袌鲞€沒做大,你就死了”。
“在通用人工智能出現之前,通用機器人很難出現?,F在工業機器人行業連鍵盤鼠標還沒統一,甚至你編個程序,換一家機器人就用不了。這只能逐步迭代,不斷進化、發展下去。因此,發展協作型機器人更現實一些?!币晃挥嬎銠C業內專家說。
“考慮到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領域的研究現狀,未來10年至15年,主要的產業化路徑是在封閉性環境中,或者在經過封閉化改造的環境中,通過現有人工智能技術等高新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帶動我國產業升級?!标愋∑秸f。
陳小平認為,通用性只是應用表象,隱變量才是科學本質。不能處理隱變量,比如光照、遮擋和位姿對識別的干擾,就不可能具備通用性。家政機器人或清潔機器人要能夠處理多種隱變量,而隱變量是一項深層科技挑戰。“因此,應加強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研究,以突破封閉性的制約,使得機器人和智能系統可以完成某些開放環境中的開放任務,比如在真實家庭環境中完全替代清潔工的清潔機器人”。
研究人員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從事交叉研究,把材料、能源等學科結合起來,推動輔助技術,包括人工智能、機器視覺等技術逐步成熟。
來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張雙虎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