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暴發時間特殊,疫情防控期與春節假期疊加,在多項防控措施的影響下,我國經濟運行受挫,消費、投資、出口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消費受到的沖擊非常明顯。消費在我國宏觀經濟中的地位顯著,連續多年占據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中的第一引擎位置。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蓬勃創新發展,數字經濟消費成為消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消費持續保有動力的關鍵力量。在此背景下,數字經濟消費在此次疫情中的特殊角色和作用更加凸顯,同時,受疫情影響也更加深刻。
線上產業迎來新風口
網絡文娛等線上內容產業迎來數字經濟消費新風口。疫情期間,人們的精神生活需要滿足,游戲、閱讀、視頻等線上內容的數字經濟消費需求激增。在網絡游戲方面,春節假期與疫情疊加,手機游戲成為眾多居民打發時間的選擇,多款手游用戶激增,消費規模暴漲。在視頻影音方面,受疫情影響,所有春節檔電影都宣布撤檔,線上視頻影音取代了居民對線下影院的消費需求。
辦公、醫療、教育線上模式大范圍推廣。在居家隔離期間,為滿足辦公、醫療、教育等必要民生需求,線上協同辦公、遠程診療、網絡教育等模式獲得大范圍推廣。在線上協同辦公方面,電信天翼云、聯通云視頻免費開通使用,中國移動云視訊、華為WELINK、騰訊會議都提供多用戶免費不限時視頻會議服務、線上打卡等;阿里釘釘向1000萬家企業免費開放全套的“在家辦公”系統。在遠程診療方面,微信新增“醫療健康”服務,京東健康上線“京東義診”服務,百度開通“在線問醫生”服務免費通道,蘇寧易購平臺上線健康義診功能等。在網絡教育方面,中國大學MOOC平臺為全國受疫情影響延期開學的高校提供免費服務支持,企鵝輔導、有道、好未來、猿輔導等在線教育公司免費開放在線授課平臺,以期滿足用戶的學習需求。
催生“無人與人接觸”數字經濟消費新場景。在此次“抗疫”過程中,服務型機器人、無人超市、AR試衣、無人機配送等場景開始探索商用可能。多家醫院、酒店嘗試用機器人實現“無接觸”配送。例如,廣東省人民醫院、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引進了集成無人駕駛技術的機器人,在醫院中承擔送藥、送餐、回收被服和醫療垃圾等工作,降低臨床工作人員交叉感染的風險。
消費平臺面對嚴峻考驗
電商平臺扮演平衡消費供需的重要角色。受疫情影響,居民減少戶外采買活動,轉為線上采購,電商平臺借助渠道優勢積極平衡供需。在防疫物資供應方面,各電商平臺積極拓展貨源。京東與各品類開展自營合作的品牌商家密切溝通,推動廠家加班生產、優化庫存,爭取更快的到貨時間和更多的到貨數量。拼多多開通“抗疫頻道”,通過補貼方式鼓勵平臺內商家擴大防疫物資銷售。在生鮮貨品供應方面,以即時配送為特點的前置倉電商平臺打通了消費供需渠道。例如,美菜把原本供應給餐廳的平價菜品開放給個人和家庭用戶進行下單配送。
大線下小線上消費平臺面對嚴峻考驗。多數線上預訂類平臺屬于“大線下小線上”模式,主要的運營服務部分比較依賴線下,這類平臺在此次疫情中受沖擊較大。以線上旅游(OTA)平臺為例,一方面,消費者出行旅游意愿急劇降低;另一方面,企業履行退改簽責任,資金流面臨重壓。經過疫情暴發以來逐輪擴大免費退改簽范圍后,多家OTA墊資已達數億元規模。
數字經濟未來發展向好
短期來看,由于春節假期與疫情防控期疊加,“宅”經濟興起,數字經濟消費需求激增,線上文娛產業迎來爆發式增長,線上預訂類消費平臺面臨短暫的消費空窗期,電商平臺為化解疫情對消費的沖擊提供了緩沖空間,線上協同辦公、遠程診療、網絡教育等成為傳統線下模式的重要保障手段。
從長期來看,疫情消退后,隨著線下生活和工作的正常開展,網絡游戲爆發增長的消費將恢復穩定,經歷疫情磨礪的電商、出行OTA各環節協同和響應能力提升,線上協同辦公、遠程診療、網絡教育模式將更為成熟、資源不斷累積,有望成為傳統線下模式的重要補充力量。各平臺疫情期間拉動的新用戶規模效應不可小覷,消費者數字經濟消費習慣進一步鞏固,利好數字經濟消費未來發展。
來源:人民郵電報
本文為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侵權,請權利人與本站聯系,本站經核實后予以修改或刪除。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