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電子特種氣體是氫、烷、砷、碲、錫等多種化合氣體的組合,廣泛應用于IC、顯示器、太陽能電池和LED中,本文通過介紹國內電子氣體規模、格局情況,對國內電子氣體市場趨勢做了簡要分析,認為當前國內市場主要被外資企業占據,但下游的發展趨勢利好國產產品實現進口替代。
電子特種氣體對純度的要求較高,使用的硅片或熔融石英的純度達7N(99.99999%),生產中使用的各種高純電子氣的純度也需達到5-6N(99.999%-99.9999%),才能保證制造出高質量的電子器件,國內技術經過多年發展取得了一定突破,但與國外相比仍較為薄弱。
下游半導體市場廣闊,拉動電子特種氣體快速增長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電子特種氣體市場規模為121.56億元,2013年至201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13%,平穩增長得益于下游的穩定發展,2014年至2018年,國內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37%,電子特種氣體增速及趨勢與半導體行業大體一致,而隨著人工智能、5G技術與半導體行業的協同發展,將拉動電子特種氣體的需求增長。
圖1 2010~2018年電子特種氣體市場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
圖2 2013~2018年國內半導體產業市場規模及增速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整理)
四大應用市場前景廣闊,集成電路和顯示器是主體市場
電子特種氣體的下游半導體應用中,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太陽能電池和LED分別占比42%、37%、13%和8%,其中集成電路和顯示面板共占79%,其市場是電子特種氣體的主要影響因素。
圖3 2018年國內高純電子特種氣體應用占比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業研究中心整理)
在集成電路和顯示器方面,近年來隨著國內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工業帶動了集成電路和液晶顯示器的快速發展,需求增速迅猛。
在太陽能電池和LED方面,隨著全球新能源的大力發展帶動了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此外,新型電光源LED、光電半導體器件、光纖通訊器件等也獲得迅猛發展。
國內行業集中度高,外資企業呈現壟斷態勢
目前國內共有特種氣體生產企業不足200家,多數企業生產規模較小,國內廠商產品與國外相比仍較單一,應用領域相對低端。供應市場主要由美法德日等外資企業占據,國內氣體公司僅占12%,并且這些公司多為合資企業,具有成本原料本地化、生產成本較低的優勢。
圖4 2018年國內電子特種氣體市場格局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表1 國內電子特種氣體以中外合資企業為主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國內企業中,中昊光明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和佛山市華特氣體有限公司已開啟了國產產品的進口替代進程,前者自“六五”期間開始進行電子氣體的研究,目前已能規模化生產太陽能、LED純度要求的氣體,后者目前已能生產高純四氟化碳等氣體。國內的其他公司主要以分銷國內外的氣體為主。總體上,國內當前的研發力量相較國外還十分薄弱。
下游需求和國產低成本利好本土產品進口替代
近年來,隨著國內特氣行業的經驗積累、技術進步和政策影響,已逐步實現部分產品的進口替代,未來國內的產業升級尚需大量電子特種氣體,在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纖光纜等高端領域,對外依存度高達80%以上,預計進口產品不足以滿足國內需求,本土化生產具有生產成本低和原料價格低的優勢,隨著國內電子氣體技術的進步,或將逐漸實現大量進口替代。
結語
電子氣體是氫、烷、砷、碲、錫等多種化合氣體的組合,廣泛應用于IC、顯示器、太陽能電池和LED中,下游半導體市場廣闊,拉動電子特種氣體快速增長;四大應用市場前景廣闊,集成電路和顯示器是主體市場;國內行業集中度高,外資企業呈現壟斷態勢;下游需求和國產低成本利好本土產品進口替代。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