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聚烯烴(PO)是工業需求量較大的高分子材料,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結合聚烯烴(PO)的市場需求、國內供應情況,重點分析了我國聚烯烴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
聚烯烴指乙烯、丙烯、丁烯或幾種α-烯烴聚合而成的熱塑性樹脂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1-丁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環烯烴聚合物等。其中,聚乙烯、聚丙烯應用較廣,在工業生產中顯得尤為重要。聚烯烴樹脂具有原料低廉、綜合性能優異等特點,廣泛應用于汽車、包裝、建筑、農業、航空航天等領域。
我國聚烯烴行業市場供應能力強,整體呈現多元化格局
整體來看,我國聚烯烴供應能力不斷提高,產量持續增長,國內自給率有所提高。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聚乙烯年產能約為1805萬噸,開工率高達87.73%,產量為1583.48萬噸,同比增長13.28%。同時,隨著我國烯烴原料的多元化發展,我國聚乙烯產業產能不斷增加,數據顯示,2014~201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4.91%,詳情請見圖1。其中,主要企業有獨山子石化、上海賽科、大慶石化和中海殼牌等。
圖1 2012-2018年我國聚乙烯產量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縱觀我國聚丙烯供應市場,產能不斷壯大,生產企業不斷拓展,企業主要分布在我國沿海地區以及西北地區,包括中景石化、獨山子石化、福建聯合、神華寧煤、茂名石化和中天合創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聚丙烯年產能達到2258.00萬噸,開工率為84.55%,產量為1909.16萬噸,同比增長4.05%。2014~2018年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8.10%,詳情請見圖2。
圖2 2014-2018年我國聚丙烯產量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整體來看,我國聚烯烴市場供應能力較強,并且持續壯大,行業增長速率較快。長久以來,我國聚烯烴原料過度依賴原油,制約了行業發展。近年來,為緩解原油供應壓力,我國政策提出烯烴原料多元化率達到20%的要求。在政策的正確指引以及技術的不斷進步,煤/甲醇制烯烴、丙烷脫氫等技術趁勢崛起。增產的新技術與原有的石油催化裂化技術并行,逐漸形成了烯烴供應多元化的格局。“十三五”期間,中化泉州、古雷石化、恒力石化等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逐漸建成,促使我國聚烯烴供應增速較快。隨著我國聚烯烴技術的不斷完善,預計到2020年中國聚烯烴總產能將達到4600萬噸/年。
聚烯烴行業市場新應用不斷拓展,為行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近年來,隨著聚合新工藝、新型催化劑以及通用材料的高性能比,聚烯烴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數據顯示,我國聚烯烴的應用主要集中在CPP、薄壁注塑、管材、BOPP、均聚注塑、纖維、共聚注塑、拉絲等領域,市場占比分別為1.9%、3.3%、4.8%、8.35%、9.91%、10.4%、29.7%、30.1%,詳情請見圖3。隨著我國城鎮化、工業的快速發展,聚烯烴在汽車輕量化、軌道交通、醫療器械等領域的應用會更加廣泛,我國聚烯烴消費量將持續增加,預計到2020年,我國聚烯烴需求量將近5000萬噸,供需缺口仍有近400萬噸。
圖3 我國聚烯烴市場下游應用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公開數據整理)
我國聚烯烴行業正處于行業升級的重要時期,差異化、多元化、高端化產品開發是產業技術創新的必經之路
總體來看,我國是聚烯烴產量大國,同時也是全球較大的聚烯烴進口國。國內高性能材料產量較少,不能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需求,高端聚烯烴嚴重依賴進口,國內自給率僅為38%。目前來看,我國聚烯烴行業結構性矛盾較為突出,一方面,我國聚烯烴產品以中低端通用料為主,市場競爭較為激勵。另一方面,我國高端產品市場國內依存度不高。全球原料多元化帶來挑戰的同時,新應用領域的開拓也為聚烯烴行業帶來了發展新機遇。為提高我國聚烯烴整體市場競爭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改善:第一,采用茂金屬催化劑體系,可制取性能更優的聚乙烯產品。第二,相對于國內目前采用的丁烯-1共聚單體,采用高碳α-烯烴共聚產品。第三,為滿足下游應用領域的市場需求,提高國內高端產品供應能力,生產附加值高的聚烯烴材料。整體來看,我國聚烯烴行業正處于行業升級的重要時期,差異化、多元化、高端化產品開發是產業技術創新的必經之路。
結語
近年來,我國聚烯烴產業發展速度較快,市場規模不斷壯大,下游需求也隨之平穩增長。受全球聚烯烴樹脂貿易格局的影響,我國聚烯烴產業市場競爭形勢將更加激烈。長遠來看,高端聚烯烴市場前景樂觀、附加值高、客戶認可度高,將是我國企業尋求突破的重點方向。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