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近日,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表示,我國將加快推動紡織業“一帶一路”投資與發展,通過統籌布局規劃、搭建多邊紡織業國際交流平臺等措施,引導企業主動“走出去”布局全球產業鏈。本文結合紡織業的發展特征,重點分析了我國紡織業發展現狀。
長久以來,我國紡織行業在全球紡織業中占據重要位置,具有明顯的國際競爭優勢。我國紡織行業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并且行業規模較大,為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紡織出口國奠定了基礎。但是,在國際經濟疲軟以及行業結構改善的雙重驅動下,我國紡織行業發展機會與挑戰并存,詳情請見圖1。
圖1我國紡織行業優勢及劣勢分析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研中心)
我國紡織行業市場規模大,未來市場潛力更加廣闊
紡織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企業,對于促進市場繁榮、加快城鎮化進程、增加國民收入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紡織行業整體發展速度較快,行業規模以及經濟效益持續增長。數據顯示,我國紡織行業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13484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5231億元,年度復合增長率為4.14%,詳情請見圖2。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創新的不斷發展,紡織產業結構調整成效較為顯著。企業主動應對市場變化,積極研發新產品,改善產品質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此外,在我國政策重視創新發展的背景下,紡織行業在技術創新、產學研合作、經營管理創新上做了大量工作,逐漸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創新發展模式。未來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穩步增長以及居民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我國紡織行業市場潛力更加廣闊。
圖2 2015-2018年我國紡織行業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中國報告大廳、五度易鏈行研中心整理)
紡織行業整體運行較好,但是專業領域分化情況較為明顯
整體來看,我國紡織行業運行較好,市場規模、企業營收均處于增長階段,數據顯示,我國紡織服裝產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從2014年的1662.9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2275.4億元,年度復合增長率為8.15%,詳情請見圖3。我國紡織行業市場規模大、涉及行業較廣,包括土工材料、高溫過濾材料、包裝材料、安全防護、化學纖維等領域。雖然行業整體運行較好,但是專業領域分化情況較為明顯。相關調查顯示,我國高溫過濾材料、非織造機械、安全防護等領域正處于快速發展期,利潤總額增速較快,但是仍需加大高端產品的研發力度以提高產業整體競爭力。此外,在機織過濾布、機織革基布等領域的市場發展較為緩慢,以此為主的部分重點企業營業收入增速較慢,仍存在較大進步空間。
圖3 2014-2018年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營業收入情況
(資料來源:五度易鏈行研中心)
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是未來我國紡織業重點發展方向
目前來看,我國紡織產業發展優勢較為明顯,并且行業發展勢頭強勁。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紡織行業在未來將開啟發展新格局。為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應該在以下三方面加強行業發展力度:第一,加強品牌質量管理工作以及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我國紡織服裝行業企業整體知名度不高,并且在產業集群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較為薄弱。加強企業產品研發以及技術投入力度,可有效提升我國紡織產業的知名度以及行業影響力。第二,提高產品質量,促使行業向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目前我國紡織行業生產工序仍然需要較高的成本,并且實施效率不高。為提高紡織行業勞動生產效率以及產品穩定性,智能制造技術是建設紡織強國的重要手段。第三,促進紡織產業鏈延伸,可有效提高企業競爭優勢。長久以來,我國紡織生產企業產品較為單一,市場競爭較為薄弱。若企業加強產業鏈延伸建設,在產品開發、配套等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可有效提高市場競爭優勢。例如。宏發縱橫是我國知名的高性能纖維經編增強復合材料企業,公司逐漸深入纖維復合材料全產業鏈,現擁有高性能經編織物、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新能源汽車、復合材料設計等多個業務模塊,同時未來布局纖維復合材料的市場。
結語
整體來看,我國紡織行業市場規模大、涉及行業較廣,包括土工材料、高溫過濾材料、包裝材料、安全防護、化學纖維等領域。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紡織行業市場增速較快,數據顯示,我國紡織行業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13484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5231億元,年度復合增長率為4.14%。雖然行業整體運行較好,但是專業領域分化情況較為明顯,高溫過濾材料、非織造機械、安全防護等領域企業利潤總額增速較快,但是機織過濾布、機織革基布等領域的市場發展較為緩慢,仍存在較大進步空間。同時,為加強我國紡織行業整體市場競爭力,未來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將是行業重點發展方向。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