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近年來,隨著冶金、電力、化工行業的快速發展,工業廢物數量日益增多,冶煉廢渣是工業固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無害化處理以及綜合利用受到了廣泛關注。本文結合冶煉廢渣的處理方式,重點分析了我國冶煉廢渣處理行業的發展現狀。
工業廢渣是工業大規模生產的副產品,具有數量大、種類多、成分復雜、處理較難等特點。主要分為一般廢物以及有害廢物,常見的冶煉廢渣、高爐渣、粉煤灰、尾礦等,該類物質如果直接排放,會對環境造成較大危害。近年來,在自然資源短缺以及固體廢物污染環境的雙重壓力下,固廢的綜合利用逐漸成為行業關注熱點。
政策監管力度不斷加大,推動我國冶煉廢渣處理行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為加強固廢產業發展,我國不斷加大固廢處理監管力度,提高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能力。整體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及《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法規的修訂,為我國固廢產業規?;l展提供重要指導方向。該項政策的不斷完善,可有效制止以往產業存在的非法轉移、隨意傾倒等違法行為,有效提升了行業風險防范能力。同時,我國持續推動固廢進口管制改革以及開展“無廢城市”建設工作,《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中強化洋垃圾非法入境監管力度,完善固廢處理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有效提升了固廢回收利用水平,詳情請見表1。此外,我國對于冶煉廢渣的資源化利用具有一定的財稅支持政策,例如對于轉爐渣、電爐渣、有色金屬灰渣等冶煉廢渣享受增值稅優惠政策。我國政策持續推動冶煉廢渣處理行業向高質量、低污染的方向發展,對資源循環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表1 我國固廢處理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環保部、國務院等官網)
冶煉廢渣綜合利用市場規模不斷壯大,累計市場空間超4000億元
整體來看,我國冶煉廢渣主要來源于鋼鐵行業以及有色金屬行業。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數據顯示,我國鋼鐵冶煉廢渣年產量約達4億噸,主要包括高爐渣、鋼渣、含鐵塵泥、鐵合金渣,分別占據冶煉廢渣總量的59%、25%、13%、3%。目前,我國鋼鐵冶煉廢渣主要用于水泥、透水磚、混凝土摻合料、免燒磚等建材制品的生產,但是整體利用率不高,資源循環利用項目不多。按照沙鋼冶煉廢渣的資源化利用項目數據推算,我國鋼鐵行業綜合利用市場空間超1500億元。沙鋼30萬噸/年固廢綜合處理項目、總投資額為2.5億元(折合單位噸投資額約為833元),我國年產4.16億噸鋼鐵冶煉廢渣中仍存在1.89億噸尚未得到有效利用,若此部分冶煉廢渣充分得到循環利用,市場可投資總額超1500億元,詳情請見表2。
表2 我國鋼鐵冶煉廢渣綜合利用空間
(資源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我國有色金屬產業的冶煉廢渣的產量較大,整體利用率不高。據統計,我國有色金屬產業冶煉廢渣年產量約達1.28億噸,綜合利用量為2240萬噸,綜合利用率僅為17.5%。整體來看,有色金屬產業的冶煉廢渣主要包括鋁渣、銅渣、鉛鋅渣及其他廢渣,年產量分別為7300萬噸、1240萬噸、708萬噸、3552萬噸,其中鋁渣市場利用率不高,銅渣及鉛鋅渣基本得到充分利用,隨著有色金屬產量的增加,市場空間有望超過2500億元,詳情請見表3。
表3 我國有色金屬產業冶煉廢渣綜合利用空間
(資源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冶煉廢渣處理企業不斷涌現,主要分布在我國華東地區以及西南地區
我國工業廢渣處理行業投資規模大,市場占比高,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來看,我國冶煉廢渣處理研發費用不斷加大,技術水平逐漸提高,企業綜合利用率逐漸提升。冶煉廢渣的回收再利用不僅給企業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而且能夠有效緩解廢渣中重金屬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消除廢物的重要途徑。整體來看,我國涌現一批冶煉廢渣處理企業,著重冶煉廢渣的綜合處理及利用。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廢渣冶煉企業從2012年的158家持續增長到2019年的216家,年復合增長率為4.57%,詳情請見圖1。由于工業冶煉企業主要遍布在華東及西南地區,以及冶煉廢渣處理按照集中、就近原則,促使我國冶煉廢渣處理的企業主要分布在華東、西南地區。其中華東地區、西南地區、華南地區、華北地區、華中地區、西北地區、東北地區占比分別為29.69%、21.83%、6.11%、16.16%、14.85%、7.86%、3.49%,詳情請見圖2。
圖1 2012-2019年我國冶煉廢渣綜合利用企業數量變化情況
(資料來源:企查查)
圖2 我國冶煉廢渣綜合利用企業分布情況
(資料來源:企查查)
結語
在我國固廢產業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冶煉廢渣處理行業發展較快,市場規模不斷壯大。我國冶煉廢渣主要來源于鋼鐵行業以及有色金屬行業,數據顯示,冶煉廢渣市場空間超1500億元及2500億元。隨著冶煉廢渣處理行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效益的不斷增大,我國涌現一批著重冶煉廢渣再利用企業,主要分布在我國華東及華南地區。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