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21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改性塑料行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本文主要分析我國改性塑料行業現階段的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我國塑料工業起步于解放后,改革開放后進入快速發展期,塑料產業內合理的分工產生了一個生產多種用途和特性的中間粒子料的獨立行業,該行業介于大型石化企業與生產具體塑料制品的塑料加工企業之間,即改性塑料行業。我國改性塑料行業起步較晚,現階段發展與發達國家有較多明顯差異。
我國改性塑料行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發展水平與國際仍有一定差距
1. 在制造業中應用比例較低
現階段國外的改性塑料行業發展已較為成熟,而中國改性塑料行業起步較晚,在制造業中的應用比例較低。塑鋼比(塑料應用量和鋼鐵應用量的比)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塑料工業發展水平,美國的塑鋼比為70:30,德國塑鋼比為63:37,世界平均水平也已達到50:50,中國塑鋼比僅為30:70,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和國際平均水平,我國改性塑料行業還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圖1 中國與國際塑鋼比對照
(資料來源:中國知網)
2. 改性技術相對落后
國產改性塑料起步晚,技術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國產改性塑料制品以通用型大產品領域為主,高端領域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我國大多數企業擁有較多過剩低端產能,高端產品仍需依賴進口,存在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
國產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外資企業占領國內市場
汽車、家電等行業的發展拉動了改性塑料的市場需求迅猛上漲,也吸引了眾多企業進入改性塑料領域,目前我國已有3000家改性塑料生產企業,但大多數產量不足3000噸,極少數產量過萬噸。
而跨國公司具有規模、原料、技術、產業鏈等方面優勢,在我國設立生產基地,占據國內大部分改性塑料市場,對國產改性塑料生產企業形成較大競爭壓力。現階段國產企業擁有改性塑料73%的產能,但市場占有率僅為30%,而跨國企業擁有27%的產能,市場占有率達到了70%。
表1 國產企業和跨國企業對比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國內改性塑料行業區域集中度高,集中于華南、華東地區
改性塑料以家電和汽車為主要下游領域,消費占比高達70%以上,由于家電和汽車生產企業具有明顯的區域性特征,受此影響國內改性塑料的生產和銷售也呈現顯著的區域性特征,從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區域分布來看,我國改性塑料行業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地區。2017年,改性塑料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095.1億元,華東地區貢獻最多,占比為46.52%;其次是華南地區,占比為20.78%(見圖2),區域集中度較高。
圖2 2017年我國改性塑料行業銷售收入區域分布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我國改性塑料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我國改性塑料產業發展呈現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高性能化、特種工程塑料低成本化三大趨勢,推進我國改性塑料行業向前發展。
通用塑料工程化:改性設備和技術不斷進步,常見的聚丙烯、ABS等通用塑料都通過改性改善了強度、耐熱性等指標,具有了工程塑料的部分性能,但卻更具成本優勢,因此能夠與部分傳統工程塑料搶奪市場份額。
工程塑料高性能化:隨著汽車、電子通訊、電器、機械等工業的蓬勃發展,對工程塑料的性能要求越來越高,已有的聚碳酸酯、尼龍、聚酯、聚苯醚等工程塑料品種已無法滿足市場要求,企業爭相開發性能更高的工程塑料
特種工程塑料低成本化:特種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電性能、力學性能、耐高溫、耐化學性、耐放射性、阻燃性能和尺寸穩定等多種優點,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和軍事行業,但是價格昂貴,一般是普通工程塑料的好幾倍,若應用于民用產品,則需要相對較低的價格。
結語
我國改性塑料生產技術落后,在制造業應用比例低,與發達國家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我國改性塑料企業眾多,但市場占有率低,跨國企業對國產改性塑料企業形成較大競爭壓力;我國改性塑料企業區域集中度較高,主要分布于華東、華南地區;我國現階段改性塑料發展呈現通用塑料工程化、工程塑料高性能化、特種工程塑料低成本化三大趨勢。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