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現階段我國對危險廢物的有效處理能力較低,危廢無害化處置市場仍有巨大發展空間,那么危廢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哪種才是市場未來主流趨勢?本文從四方面簡要分析了危廢處置行業的發展趨勢。
危廢處理方式分為無害化、資源化和減量化三種,其中無害化是通過固化、焚燒和填埋等方式處理危廢,資源化是通過金屬資源再利用處理危廢,減量化則是減少和減小危廢數量和容積。當前危廢監管收緊,危廢處置需求旺盛。在多數提高危廢無害處置占比、擴大焚燒產能、大力推廣焚燒技術的判研下,本文認為未來資源化、減量化才是危廢處置主流。
危廢處理費用高,倒逼企業減少危廢產生量
《環境保護稅法》規定危廢稅額1000元/噸,部分危廢處置時處理企業還需向生產者收取處置費,市場價格在2000-7000元/噸,高昂的處理費用會促使生產企業進行危廢減量化。如果能回收利用其中資源性產品,那么產廢企業會開展循環化改造,使危廢在企業內部循環利用和處置。目前,大型石油和化工型企業實現了循環式生產,建設專門用于處置自身所產廢物的危廢處置設施,并逐步探索將處置設施構建成產業園,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等各種廢棄物。相關調研結果顯示,化工企業委托外部處置企業處置危廢量僅占產生量的20%左右。
清潔生產審核,從源頭減少危廢產生量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清潔生產促進法》、《循環經濟促進法》等法律要求,政府必須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清潔生產是指將綜合預防措施持續應用于生產過程和產品中,從而減少資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目前,化工、冶金、制藥、火電、造紙等行業均已廣泛開展清潔生產審核,企業采用先進清潔生產技術對工藝進行改良,從源頭減少了危廢產生。危廢從源頭減量是大勢所趨,隨著國家環保政策趨嚴,危廢減量化降低了處置成本,從長遠來看也是一種經濟行為,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必要路徑。
行業技術升級,推進危廢源頭減量
智能轉型和綠色發展已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中國制造2025》要求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提高制造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在此背景下,行業將面臨技術升級、產業革新。危廢主要來源于工業生產的副產物,隨著新一輪變革逐步開展,原有危廢會因技術顛覆式的革新,不再產生,徹底從源頭消減。目前,企業一方面加強了產學研合作,加大科研投入;另一方面通過引入第三方服務,指導技術升級和設備改造優化。
焚燒產能利用不充分,應挖潛現有設施能力
2016年,全國危險廢物經營單位核準經營規模達到6471萬噸/年,而實際經營規模為1629萬噸,實際處理比例僅為25%,這就意味著很多危廢處置企業面臨“吃不飽”的境況。危廢近期紅利主要來自提高環保執法強化,隨著產業升級,遠期來看,危廢量可能會減少。如果盲目擴張焚燒產能,那么這些設施未來很可能會被閑置。按照目前缺口判斷,危廢缺口的存續時間約為5-9年,而焚燒項目審批、建設、環評時間較長,高昂的投入在紅利期過后有可能收不回投入。因此,充分挖掘現有設施處置能力,并通過水泥窯處置等協同技術盡量應對無害化需求。
結語
整體來看,在危廢實際增速有限的情況下,危廢資源化、減量化才是長遠之計,也是企業持續發展、創新發展的必由之路。應鼓勵企業通過生態設計、清潔生產審核、循環化改造等方式,實現危廢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