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研究報告 | 2023年醫用內窺鏡行業市場及技術深度調研報告】
摘要:近年來,隨著醫用內窺鏡的技術普及以及加工工藝的提高,內窺鏡的應用已經覆蓋了呼吸科、耳鼻喉科、婦科等多個診室,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醫療診斷及手術設備。本文結合醫療內窺鏡的應用,重點分析了我國超聲內窺鏡的發展現狀。
醫用內窺鏡是集傳統光學、現代電子、精密機械等于一體的檢測儀器,在臨床醫學的診斷和治療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我國醫用內窺鏡的發展速度較快,從最開始完全依賴進口,到模仿改制、學習創新,花費時間較短。
內窺鏡起源早、發展快,超聲內窺鏡開辟了內鏡診斷和治療的歷史新篇章
內窺鏡是一種基礎的醫療技術,以出現較早、發展較快等特點在醫療臨床應用較廣。內窺鏡的手術治療時間段、創傷小、術后恢復快,此技術的推廣使用被患者和醫生廣泛接受。內窺鏡的發展起源較早,截止目前,先后經歷了硬管式內窺鏡、半可屈式內窺鏡、纖維內窺鏡、超聲內窺鏡等階段。醫用超聲內窺鏡(EUS)是以電子內窺鏡系統為基礎,將超聲換能器經由電子內窺鏡活檢通道伸入體腔,靠近目標器官進行超聲檢查的一種技術。系統采用微型電動機驅動超聲探頭進行扇形掃描,采用超聲換能器為傳感元件進行成像。超聲內窺鏡是由內鏡及超聲探測儀共同組成的聯合裝置,克服了超聲波本身對氣體界面及骨性不容易通過的特性等困難,彌補了內鏡檢查時的某些局限性及體表探測時出現的盲區,進一步提高了病變區域的診斷率。
表1 內窺鏡的主要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中國知網)
超聲內窺鏡操作簡單、診斷能力高,在臨床應用中備受關注
超聲內窺鏡前端安裝一個小型超聲探頭,并與體外超聲診斷儀連接。目前,主要有兩種類型:線陣型超聲內窺鏡及旋轉扇形掃描超聲內窺鏡。超聲內窺鏡結合了內鏡和體外超聲的優勢,可以獲得管道壁層次的組織學結構特征及周邊臨近臟器的超聲圖像,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內鏡和超聲的診斷水平。同時,由于超聲內窺鏡探頭直接接近病變器官,避免了腹壁及腸道氣體的干擾,提高了病變診斷水平。近年來,隨著超聲內窺鏡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消化道疾病可由EUS檢出,適應癥范圍不斷擴大,尤其是微型超聲探頭可插入狹窄消化道,可謂腔內超聲對消化系統無孔不入。此外,超聲內窺鏡并不是萬能的,與普通內鏡相似,由于超聲內鏡較粗,前端硬性部位較長,為保證病患的耐受性以及安全性,在消化道狹窄時也應十分謹慎。
表2 內窺鏡特點與超聲內窺鏡的優點對比
(資料來源:天成醫療網)
我國醫用超聲內窺鏡以進口為主 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仍存在差距
目前,我國醫用內窺鏡行業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仍存在差距,大部分自主品牌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使國內大部分醫院不得不高價采購進口產品,而中小型醫院由于資金有限等原因,不得不放棄使用。隨著醫用內窺鏡的市場容量不斷加大,國內外超聲內窺鏡的供應商也在不斷加大投資生產力度,其中,全球知名的超聲內窺鏡的廠商有美國史賽克、德國STORZ、日本奧林巴斯等,二線品牌有蛇牌、VOLF、諾道夫、MGB等,國內品牌有沈大、海澳華等。我國醫用內窺鏡的發展速度較快,從最開始完全依賴進口,到模仿改制、學習創新,花費時間較短。目前,我國主要醫用超聲內窺鏡廠家已經具備低端產品的生產和研發能力,部分企業可研制開發中端醫用內窺鏡,少數企業在部分醫用內窺鏡細分領域高端市場頗有建樹。
結語
醫用內窺鏡的發展起源于200多年前,先后經歷了硬管式內窺鏡、半可屈式內窺鏡、纖維內窺鏡、超聲內窺鏡四個階段。截止目前,超聲內窺鏡的出現是全球醫療領域里程碑式的進步,具備操作簡單、靈敏度高、診斷準確等優點。然而我國超聲內窺鏡技術水平與國外相比仍存在差距,目前主要產品以進口為主。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