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近日,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公司列入實體清單,谷歌方于昨日表示將配合政府要求,取消為華為提供的部分服務,而華為方負責人也表示華為也在研究自主系統,最早今秋將實現面市。
華為迅速通過各個渠道發布了手機操作系統的措施。5月21日,任正非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華為在自研操作系統。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也在5月21日下午透露:最快今年秋天,最晚明年春天,華為自己的OS(操作系統)將可能面市。據他透露,華為的OS打通了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統一成一個操作系統。值得一提的是,華為的OS還兼容全部安卓應用和所有Web應用。
谷歌對華為手機限制影響
華為商用的手機和平板等,過去一直在使用Google公司提供的Android(安卓)操作系統,并進行了優化(如界面),叫情感化操作系統(Emotion UI),目前的版本是EMUI 9.1。
Android包括三部分。開源系統(AOSP)為Android系統提供框架,可以繼續為華為使用;Google移動服務(GMS)是由谷歌提供的一系列應用和服務,包括Gmail,Chrome,Google地圖等為非開源,華為受到了限制,但其他中國廠家目前未受到限制;基于AOSP的源碼開發獨立的Android系統,眾多國產手機廠商的系統都屬于這一類,華為受到了限制,但其他中國廠家目前未受到限制。
在國內市場,華為可以基于開源Android(安卓)繼續提供服務,基本上不受影響。最關鍵的原因是:中國老百姓使用的APP基本都是國產的。此外,手機都會默認去掉 Google 框架,國內用戶也一般不使用 Google 提供的APP。國內市場占據了華為手機出貨量的一半多,未來這個市場預期影響不大。
如果Google對華為手機采取限制措施,海外市場華為手機將面臨巨大的壓力。未來出貨華為的手機(不包括已售和在售的手機),華為可以繼續提供優化的開源Android系統,但不能再繼續使用谷歌下載(google play)服務,Gmail、YouTube 和 Chrome 瀏覽器等流行的 Google 等應用程序(APP)也將從海外版的華為手機中消失。
而余承東最新透露,最快今年秋天華為自己的OS(操作系統)將可能面市。據他的介紹華為的OS打通了手機、電腦、平板、電視、汽車、智能穿戴,統一成一個操作系統。值得一提的是,華為的OS還兼容全部安卓應用和所有Web應用。
系統能否成功將取決于生態系統是否完善
一款系統到底能不能成功,不僅僅取決它的用戶量、推廣程度、應用數量,更重要的是生態體系。 曾經是王者的嵌入式系統——塞班系統因過于執著“硬件好才是真的好”的理念,導致其機型碎片化太過嚴重,這勢必讓開發者付出高昂的代價。另一方面,塞班系統的版本兼容性也不盡人意,且內耗過大、UI用戶體驗差,種種原因導致其不能營造良性的生態環境,最終為自己帶來了滅頂之災。
另一款老牌手機廠商黑莓,于今年3月31日宣布徹底移除BlackBerry World應用市場中的所有付費應用程序,并關閉所有購買功能。而這僅是黑莓BlackBerry OS關閉計劃的一部分,按照黑莓的規劃,將在2019年12月31日全面停止BlackBerryWorld、BlackBerry10以及BlackBerry OS系統。這一系統的隕落主要因為在進入智能機時代,黑莓系統一成不變的更新、自身應用的匱乏,讓它的用戶紛紛倒戈Android與iOS。
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微軟于2010年高舉 Windows Phone(簡稱WP)操作系統大旗進場,整體而言,基于WindowsCE內核的 WP在系統性能和用戶體驗上和Android也有的一拼,且安全性甚至要高于iOS,不過最終還是落敗了。究其原因,有一點業界公認的事實是,微軟未能在自己的手機操作系統周圍建立起自己的生態系統。對此,于2010年3月到2012年2月在微軟擔任Windows Phone產品管理負責人的 Brandon Watson也認為 Windows Phone最終被迫放棄的主因有兩個,一個是終端制造廠商和運營商不愿意支持;另外一個是Windows Phone沒有海量優秀的應用做支撐,以至于經常被開發者選擇性忽略。
如果要說老牌的操作系統的成功及失敗無法給今天華為研發的操作系統做參考,那么被安全業界人士炮轟為史上最爛的系統三星的Tizen或許能給華為一些警醒。于2012年推出的 Tizen系統核心是開源的,它的很多應用程序也是三星基于平臺開發的,但目前唯一的使用者僅有三星。因為這款操作系統在操作體驗、界面設計、功能上都與早期Android版本有著極高的相似性,因此在如今成熟的Android系統之下,它的勝算微乎其微。因而,華為研發的操作系統能否成功將最終取決于其是否具備一個完善且創新型的生態系統。
華為新系統早有預兆
今年三月,余承東接受德國媒體WELT采訪時說,華為已經準備了自己的操作系統,一旦華為手機無法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統、華為PC無法使用微軟的Windows系統,就會拿出自研的plan B。而這份plan B,我們在華為的許多產品身上都看到了影子。
除了爆料中用于華為手機安全部分的鴻蒙系統之外,華為此前發布的手表HUAWEI WATCH GT上已經用到了自研的Lite OS系統。另外,在今年的P30國內發布會上,華為還發布了新產品方舟編譯器,目前已經用在了華為P30和榮耀V20手機上,并且將會持續針對華為Mate 20系列等其他手機升級。
作為華為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款輕量化的系統,LiteOS也是目前最為開放平臺對外公布,liteos目前被廣泛用在華為的watch智能手表上,并且華為也提供到了定制款的APP,雖然說目前的LiteOS應用商店的軟件還不是很多,但是萬事開頭難,既然華為邁出了這步,相信還是有這個實力的,所以距離完善的系統也就不會太遠了。
華為的liteOS系統也是安卓的系統,目前自家的智能手表已經參與測試,根據數據表示,系統穩定性還是非常流暢度,LITEOS作為一個互聯網開放系統平臺,目前的用戶也是上萬的,按照華為WatchGT的體量來看用戶體量超過百萬級別。
在華為實驗室的測試中,經過方舟編譯器編譯的新浪微博極速版操作流暢度提升達到了60%,這個數字,與余承東所說的“安卓應用重新編譯性能提升超過60%”不謀而合。或許,Lite OS,方舟編譯器,都是未來新系統的一部分。
華為此次的事件也說明了在科技社會,擁有自主技術的重要性,這對于現在的其他科技企業來說,也是應該努力研究和進步的方向。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