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對于ARM斷供華為的報道,華為和ARM也做出了正面回應,也有消息指出此次的終止業務是指ARM的未來技術,對現在已經獲得的技術不會產生影響。
ARM發言人在聲明中表示:“ARM正在遵守美國提出的最新限制,并正在與相關機構進行持續對話,以確保我們合規。ARM重視與我們的長期合作伙伴海思的關系,我們希望迅速解決這個問題。”華為方面發言人也回應稱:“我們重視與合作伙伴的密切關系,但也認識到,其中一些合作伙伴因為某些決策而面臨壓力。我們相信這一令人遺憾的局面能夠得到解決,我們的首要任務仍然是繼續向全球客戶提供世界級的技術和產品。”
華為為什么要使用ARM產品
ARM公司的拳頭產品就是“ARM處理器”,它的特點是采用RISC(精簡指令集,相對于PC使用的CISC復雜指令集而言),通過對計算機底層運行的精簡,讓整個處理器更加高效。這也讓其在電源有限、移動使用的智能終端時代,成為了最優的選擇。
當然,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ARM公司自己的運行機制——ARM自己不銷售實體產品,而是只銷售技術授權,從最基礎的指令集,再到特定的Core設計,甚至是后續的處理器優化魔改,都有專門的技術授權項目。
這種模式本身就是一個偉大的發明,某種程度上堪比臺積電的晶圓代工業務,原因主要有兩點。
一是大幅降低了移動端處理器的進入門檻。
設計芯片除了要攬足夠多的人才進行前沿技術研發,還、一次就可能耗資上千萬的的流片、測試,最后還有軟硬件的兼容、優化等等。但是由于ARM的存在,手機處理器廠商的負擔一下子就輕了下來,因為它們不再需要去進行風險最高的處理器底層開發,而是可以直接從ARM手中買來授權,然后拿著這份授權去到自家晶圓廠或者別家晶圓代工廠,利用ARM給的芯片設計資料“快速(相較于自研芯片而言)”生產出自己所需要的CPU、SoC等芯片。
其二,是ARM的授權機制,保證了整體生態的秩序,維護了軟硬件生態的良好兼容。
不同于PC時代的X86架構,ARM的RISC架構其實演進的幅度一直很大,在龐大的性能需求面前,ARM的指令集已經進行了十多次的演進。如果想要把一個處理器的硬件性能充分發揮出來,那么軟件系統必須對這些指令集進行良好的支持。也正是因為ARM的存在,整個ARM處理器的指令集演進節奏一直被控制的很好,系統既不需要頻繁地去適應新的指令集,又能更深層次地去對指令集進行優化。
華為獲得的是ARMv8指令集的永久授權
ARM對于處理器的授權是多種多樣的,但從最底層的基礎架構到最終的處理器,主要可以分為這么幾檔:
1. 首先是處理器的指令集。指令集其實就是ARM處理器的一部分硬件設計邏輯,也是整個ARM處理器最基礎的部分。你可以把現實中的CPU看成一個電燈,指令集就是一份詳細的說明書。假如你足夠強大,你也可以按著說明書來自行造“燈”。只要你按照指令集來做處理器,那么你就一定能夠找到兼容的系統,并且最終在生態的幫助下實現應用。
2. 其次是Core“核心”的授權。因為指令集還是太基礎,所以ARM也會提供實際的處理器設計圖紙給客戶。例如最新的Cortex-A76、Cortex-A55。這些設計圖紙是已經能夠直接提供給晶圓廠投入生產的級別。
3. 最后是要對ARM處理器改進、調整的授權。例如華為、高通、三星,各自其實都對ARM處理器有一定的技術積累,都會選擇在ARM上研發新處理器,甚至是架構階段就參與進去,進行自己的處理器優化,這也是為什么現在高通、三星對于自己SoC芯片中核心的稱呼中沒有了ARM自己代號的原因。
根據現有的信息,華為很可能已經獲得了ARMv8指令集的永久授權。換言之,華為至少可以自行研發ARM處理器,并且繼續享受到整個生態對于這種指令集的兼容性。而還在不斷迭代更新的ARM Core授權、以及處理器改進優化、深層次的協作等,肯定都會受到暫停合作的影響。
如果華為使用現在的ARM中的指令授權上研究,在ARM進行技術更新之后,如果華為繼續使用安卓系統,則可能會涉及到技術授權使用的問題。從這個角度分析,華為開發和應用新系統十分必要。華為也可以選擇新的指令進行研發,但那樣也相應提高了對研究的難度要求。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