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激光雷達受到的關注主要來源于自動駕駛的發展,在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SAE)定義的L3級別的自動駕駛汽車,3D視覺傳感器的激光雷達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保障自動駕駛的安全性方面發揮了作用。也因此激光雷達受到了大家的關注。現在已經有一些老牌企業在進行了車載激光雷達的研究和應用。從目前的發展狀況分析,MEMS激光雷達技術的發展熱度最高,同時寶馬已經宣布將在2021年推出集成MEMS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汽車。
激光雷達發展影響因素分析
(1)經濟環境
當經濟環境向好時,下游需求旺盛,帶動激光雷達行業需求的增長。相反,當經濟低迷時,下游需求萎縮,本行業市場擴張乏力。
(2)渠道
渠道成為行業市場規模擴大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渠道選擇性越多,企業產品銷售量就可能越多。在渠道選擇上,不同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3)產品/服務質量
激光雷達產品的質量與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有密切關系。生產技術的提高有利于產品質量的提高,而產品質量提高可以進一步促進市場規模的擴大。
國內外的激光雷達企業匯總
前三甲分別是:Velodyne、Quanergy、Waymo。
可以說,前三甲已經囊括了無人駕駛領域主流汽車開發商的供應端口,某種程度上,以上三家企業的技術進展,也可以作為整個行業的技術進展來進行參考。
除開 Velodyne、Quanergy和Waymo,國外擁有領先技術的還有:
國內激光雷達起步較晚,但近幾年,隨著掃地機器人和娛樂機器人的需求爆發,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創業公司,如思嵐科技等,目前,在一維和二維市場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技術的國產替代。隨著無人駕駛概念的提出,3D激光雷達也逐漸走入國人的視野,許多有實力有背景的團隊加入到這個領域的研發與拓展中來,同樣涌現出來一批令人贊嘆的企業。
上市公司中涉及3D激光雷達業務的企業
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應用發展
對于激光雷達來說,越接近量產時間點,難度越大。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汽車制造商都在選擇兩條腿并行,在ADAS方面,基本上以視覺(單目、雙目等)+毫米波雷達(傳統,點云等)方案為主。
中間的L3級自動駕駛則仍處于是否使用激光雷達的爭議階段。以IBEO為代表的低線束激光雷達用于車身四個角的布局配置占據上風。而在L4級自動駕駛預研方面,他們對于激光雷達的現狀越來越“模糊”。這種模糊來自于越來越多的宣稱技術領先的初創公司,不同技術路線的比拼,產品指標與實測性能的差距,以量為前提的所謂低成本......
激光雷達的1.0時代,以Velodyne為代表的先行者,讓360度旋轉的機械式激光雷達成為了各大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必選項。從低線束,到高線束成為各家廠商的比拼焦點。激光雷達的2.0時代,為應對將來車規級量產、低成本、小體積的需求,各大激光雷達廠商開始瞄準MEMS、FLASH、OPA等三種混合固態及固態激光雷達技術路線挺進。
在這個時間段,各大汽車主機廠、Tier1開始密集布局,通過參股,收購激光雷達初創公司的方式,來為自動駕駛車量產鋪路。而進入3.0時代,主機廠正在改變過去“全盤接收”的思路,尤其是在陸續測試了眾多激光雷達廠商的產品之后。
目前,激光雷達行業比較清晰的結論是:從成本來說,FALSH比MEMS要好,價格有優勢;從技術成熟度來說,FLASH比OPA難度要小的多。MEMS屬于混合固態類型,成本下降難度大,主要是產品一致性沒法保證。FALSH則是采用類似環視攝像頭方案,結合距離與視場,產品綜合競爭力高。
同時,技術路線的爭議仍然不停歇,今年關于905nm波長和1550nm波長激光雷達的爭論不斷。
借助現在的人眼安全性方面的優勢,1550nm波長LiDAR傳感器能夠利用更高的功率運行,增加現在的探測范圍,在雨霧中能夠實現更強的穿透力。一些更趨向于使用905nm波長的廠商也表明了將開發相應的方案,增加905nm激光器的性能進而在保持人眼安全的同時提高探測距離。但是從現在的相關企業的時間表來看,對于一些激光雷達初創公司,還需要經過漫長的技術研究期。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