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激光雷達的技術在機器人,無人駕駛和無人機中均已經開展了技術應用。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之后的激光雷達技術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根據現有公開數據預測,2020年國內的激光雷達市場有望達到200億。激光雷達行業迎來可觀發展主要受到兩方面的積極影響,一方面來自于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是激光雷達的技術提升也帶來了資金的投入,這些都促進了激光雷達的發展。
機器人是激光雷達的主要應用范圍
激光雷達簡稱LiDAR,是一種集激光、GPS全球定位和慣性測量裝置為一體的系統,用于獲得數據并生成精確的數字模型。這三種技術的結合,可以高度準確地定位激光束打出的位置之所在,相較其他產品,激光雷達可將精準、快速與高效的優勢充分進行發揮。
從全球激光雷達企業的下游應用領域來看,機器人仍然是應用最多的領域之一,先前我國激光雷達產品大多依賴于進口,價格達上萬美元以上,一般服務機器人企業難以承受價格如此高昂的元器件。線束數量和采購量是影響價格最主要的兩大因素,線束越高,激光雷達的價格越高,采購量越大,價格越低。目前多線束激光雷達價格仍是居高不下,而單線激光雷達國內已有部分企業降低至百元級別。
機器人戰場的火熱已成常態,激光雷達作為助力機器人智能行走的核心技術之一,也因前者的發展迎來了一個行業集體向前邁步的高潮,近年來需求量正快速攀升,并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未來,低成本、小型化的激光雷達將持續占據主導地位。
激光雷達對于自動駕駛發展十分必要
自動駕駛必須用激光雷達,如果激光雷達能有效控制成本,ADAS等級數較低的駕駛輔助功能也需要用激光雷達。究其原因,基于攝像頭的ADAS和無人駕駛系統,或者單獨使用毫米波的局限性相當之大。
首先是視場角的問題,為了保證足夠的探測距離,視場角的角度不可太大,而這就導致車輛有非常大的橫向盲區。而使用廣角鏡頭亦或魚眼大家也知道邊緣失真非常嚴重,針對此有些廠商推出多攝像頭的工作模式,縱然這樣,也解決不了近距離盲區的問題,同樣的多目攝像頭會有重疊區域,這樣做會增加算法的復雜性,使用過濾器再經處理會增加系統反應時間,增加成本。
其次是低速問題,攝像頭對于車輛低速下的表現不好,甚至出現對那些靜止目標和緩慢移動的目標無法識別。毫米波則可能只能識別出是障礙物,對與到底是人還是障礙則顯得多少力不從心,沒有激光雷達,甚至尋找激光雷達的替代品,這條路都將步履艱難。
固態激光雷達成未來主流
固態激光雷達相對于多線束機械式激光雷達是完全不同的技術,MEMS固態激光雷達原理,在激光雷達關鍵的掃描方式上,其采用的MEMS微振鏡掃描方案,需要的激光發射器和接收器都非常少,在工作的時候,只有微振鏡在擺動,相比之下,傳統機械多線激光雷達上每一條線都需要一組激光發射接收器,發射器和接收器數量多,同時這些接收和發射器在工作時都要通過旋轉完成掃描。所以 MEMS固態的優點就顯而易見了。
激光雷達從多線束機械式激光雷達、到混合固態激光雷達,再到純固態激光雷達,體積越來越小,成本也在不斷下降。除了大小和成本,固態也意味著量產效率的提升(這對于成本下降來說也至關重要),更好的SLAM表現(多個波束更擅長創建空間地圖數據),更高的密度,并突破點邊界。行業內普遍認為,激光雷達固態化將是未來主流。
雖然現在我國的激光雷達技術取得了一些進步,但是受到發展時間的限制,目前我國的激光雷達技術和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現在的激光雷達技術主要是應用于軍用和測繪市場。之后隨著機器人和自動駕駛的應用市場廣泛,激光雷達的主要應用領域也會發生改變。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