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在對滴滴打車,淘寶購物等平臺的商品和路線進行比價時,一些消費者發現了價格間的差異,進而知道了大數據殺熟的概念。那么這種行為為何稱作大數據殺熟,大數據殺熟究竟是什么,它對我們又有哪些影響呢?
什么是大數據
大數據是指以多種的形式,來自許多去到搜集而來的龐大數據組合,往往具有實時性。這些數據大多數來自社交網絡,比如微信QQ、電子商務網站,比如淘寶、顧客來訪紀錄,還有許多其他各方面的來源。大數據最核心的價值、就在于對于海量數據進行存儲和分析。相比起現有的其他技術而言,大數據的“廉價、迅速、優化”這三方面的綜合成本是最優的。
舉個例子,我今年年初買了一臺車,之后無論在微信的朋友圈還是公眾號底部廣告還是各大電商平臺,都在給我推薦我買的這輛車的相關零配件或者改裝件。還有會時不時接到某些保險公司或者其他跟車有關產品的電話推銷。
什么是殺熟
殺熟:常言道:“人熟為寶”,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相對比較了解,知根知底,長此以往便會產生信任,也就是說熟人好辦事,關鍵時刻,熟人之間可以謀取更高的個人利益。中國自古以來便是一種熟人社會。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理性對熟人關系的侵蝕,社會上出現一些專門拿熟人下手謀取利益的行為,即為“殺熟”。
什么是大數據殺熟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我們可能越來越少的選擇去小商小販那里購買商品,取而代之的就是各種電商平臺,以及互聯網消費。出門可以不帶錢,只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所有的支付行為,但殊不知就在這些看似正規的交易中還出現了“殺熟”的行為。之前有網友表示經常通過某旅行網站預訂特定的酒店房間,常年的價格基本都在380-400元左右,但通過前臺詢問酒店的價格卻發現酒店價格只有300元,而用朋友的賬號進行查詢也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賬號查詢卻依然是380元。事情一出,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除了預定酒店,在預訂機票,購買電影票,打車出行中都有涉及“殺熟”的現象,網友們也開始了紛紛吐槽自己在日常中所遇到過的各種被宰的經歷。
大數據殺熟和我們的關系
(1)大數據會產生誘導性消費。網絡平臺日趨完善的技術和算法雖然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平均搜索成本,但平臺和消費者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導致平臺在理論上完全有可能進行誤導性推薦或扭曲正常的消費體驗,從而不當得利。例如,本想預約出租車的消費者可能會發現平臺調派的都是距離較遠的出租車,或者本想預約普通型網約車而叫到的卻是一輛商務七座車。這種誘導性消費無疑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屬于不當得利行為。
(2)基于大數據會發生價格歧視。首先,對于需求和供給相對動態的服務(如網約車),價格歧視的判定會相對復雜,因為要考慮即時需求和供給的快速變動。其次,從經濟學意義上來說,價格歧視不是一個簡單的是與非的問題。從商家角度來看,價格歧視是簡單有效的提高利潤的定價方式。考慮一個簡單例子,假設需求曲線是線性而邊際成本恒定,可以證明,用單一的最優價格只能達到最大社會福利(商家利潤和消費者剩余之和)的50%。福利損失的一半來源于部分消費者因為價格過高而拒絕購買。與之對應的,假設商家采用一高一低的兩價組合,商家的利潤會上升1/3,高額利潤無疑會刺激商家增加供給。注意到最優價格組合里的低價比最優的單一價格要低,這就意味著價格歧視可以有效地擴充市場,讓部分支付意愿較低的消費者進入市場并獲益,也就是說并不是所有人都會抱怨價格歧視。
大數據殺熟,意味著我們在平臺消費購物和出行等消費活動時候,可能會預付比實際所需更高的價格。而對大數據殺熟進行了解,對我們避免被殺熟會有很大幫助。
相關閱讀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