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電動汽車在近兩年的市場表現一直很好,而在電動汽車的使用中,電動汽車的實際體驗問題也開始浮現出來。近日出現的特斯拉爆炸事件也是其中之一。
5月3日,一輛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舊金山的一個私人車庫中自燃。所幸沒有人員傷亡。目前,舊金山消防部門正在調查起火原因。據了解,事發時Model S沒并沒有處在充電狀態。當救援人員到達現場時發現,大量的煙霧從車的右后方冒出,消防員首先將火撲滅,并將電動汽車從車庫中移出,之后切斷了電路。舊金山消防部門表示,事故中并沒有人員受傷,并強調稱消防部門暫時沒有更多信息可以公布。
針對上述事件,特斯拉一名發言人表示:“特斯拉汽車遭遇火災的可能性大約是傳統燃油車的十分之一。在上述事件中,我們沒有收到任何信息表明這起火災是與汽車本身出現問題有關的。但我們仍然認為上述十分之一的起火概率依舊非常高,我們希望盡最大努力將起火概率接近0。”這是特斯拉近期第二期車輛自燃事件,早在4月21日,另一輛上海的特斯拉Model S在停車場突然自燃,目前該事件還未有調查結果公布。
爆炸給電動汽車用戶帶來心理壓力
“特斯拉自燃”事故給不少車主,甚至是潛在車主都帶來了一定的心理壓力。一位電動車主表示:“選擇購買電動車是為了出行更加便利,當時只是考慮過電池的衰減問題,沒有想到自燃隱患。看過特斯拉燃燒視頻之后,開車有點‘心驚膽戰’”。
事件發生之后,不少車主也在社交平臺發表了看法。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也隨著各地限行政策的實施,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購買電動車。然而安全問題頻發,消費者還能放心選購電動車嗎?
日前,中國工程院孫逢春院士表示,電動車起火原因很多也非常復雜,但主要來說,還是因為電池問題。如電池的內部短路、外部接觸不良、過充過放電等原因。孫逢春說,目前電池界一直在追求生產安全高效的電池,以及如何更安全和高效的去使用電池。他認為,固態電池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將會大大提高電池的安全性。
電動車自燃也許是小概率事件,但對涉事車主來說,確是百分百的噩夢。電動車能不能,以及怎樣給消費者以信心?隨著相關補貼的逐漸退坡,企業的不斷淘汰更新,電動汽車或在安全方面有新的措施。
安全系數差的三元鋰電池還在使用
事實上,早期的磷酸鐵鋰電池更為安全,其結構主要包括正負極、電解液、隔膜和其他零部件,相比傳統電池,鋰電池的電解液濃度更高,所以鋰電池工作電壓較大,讓充放電速度更顯優越,還具有穩定性高、安全性高、開發成本低、高倍率充放電特性等多項優點,且有較長的循環壽命,哪怕充放電循環1600次之后,電池容量仍有初始容量的80%,曾一度成為各大廠商首選;
其實,比亞迪早期因充放電穩定,且有較長的壽命,更愛使用磷酸鐵鋰電池,曾被標簽為“鐵電池”,然而現今比亞迪卻更偏愛三元鋰電池,目前比亞迪在售車型幾乎全是三元鋰電池,原來隨著車企競爭日益激烈,市場已進入白熱化階段,而能量密度只能以1%為單位提升的磷酸鐵鋰電池,漸漸跟不上市場發展,為此比亞迪深感壓力,于2016年逐漸全面更換為三元鋰電池;
雖然三元鋰電池因不符合電動客車相關國家標準,曾被禁入新能源客車推廣應用推薦目錄,市場上并沒有將其應用于新能源客車領域,但是相對于磷酸鐵鋰電池受溫度影響大,且能量密度僅有120Wh/kg,三元鋰電池結合鈷酸鋰、鎳酸鋰和錳酸鋰三大材料優點,形成三種材料三相共熔依稀,因為三元協同作用,使其綜合性能高于磷酸鐵鋰電池,而重量能量密度可達200Wh/kg,超越《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標準的150Wh/kg,成為了比亞迪的最佳之選;
市場需解決用戶信任問題
事實上,已經有一些消費者體味到冷水澆頭的感覺了。據中國質量協會調查,在現在使用新能源汽車的用戶中,下一次換車還會選擇新能源汽車的用戶比例為66%。換一個角度看,這意味著,將有34%的用戶不再選擇新能源車。當然,不一定就是因為擔心自燃這樣的安全問題,他們心涼,可能導源于新能源汽車方方面面的質量問題。中國質量協會的調查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質量短板主要有3個方面:續航能力不足(連續多年得分最低);電池充電達不到要求;內飾做工品質離消費者需求有很大差距。從汽車類投訴網站的消費者投訴看,新能源汽車的投訴自2014年以來越來越多,而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就集中在上述3個方面。
工信部的數據顯示,當前占我國汽車產銷總量只有3%的新能源汽車,卻有200多家汽車企業在“制造”。這么多廠商扎堆兒造新能源汽車,并不是每個車企都真想在這塊田地里做出多少成績,不少車企只是在借這個新生事物帶動的新市場撈油水。9月3日,工信部發布了一份特別公示企業清單,其中有3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因停產1年及以上未生產新能源產品被點名。
或許是意識到這一問題,有些廠商開始注重維護消費者信心,加大對電動汽車研發及售后服務的投入。從國外已經走到前面的汽車企業的表現看,它們也非常注重質量和服務,增強“投入的底氣”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信心。
不過,要贏得消費者的信任,相比服務誠意,更有價值也必須著重去做的事情,還是企業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對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而言,當下最該做的,是盡最大努力安撫已經被不斷的故障維修搞得怒氣不斷、信心正在喪失的消費者,滿足其訴求。
對于現在的電動汽車來說,要避免電動汽車再次出現爆炸事件,通過改良產品和電池等提高電動汽車的安全性。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