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隨著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范圍增加,生物識別應用對生物識別技術公司也提出了新挑戰,生物識別技術發展也面臨著產業改革。
3月1日從工業和信息化部了解到,生物識別技術將在政府支持下加快發展。相關人員表示,工信部一直高度關注和重視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產業的發展,在標準制定、產業化和推廣應用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下一步,工作組將推動標準的產業化,促進生物特征識別技術、產品的應用,引導我國生物特征識別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據預計,我國生物特征識別市場規模將保持高速增長,產業潛力很大。而由于幾乎全部生物識別產品都需要軟件,專家稱這將給軟件公司帶來機遇。
生物識別本身就擁有較為廣闊的市場。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目前較大生物識別企業有9家,分布在北上深杭,已經掛牌新三板的相關企業有17家。近年來,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生物識別技術應用到了智能手機及其他產品中,2012年中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市場規模已達60億元,2015年中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市場規模達到百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生物識別技術行業市場規模突破200億元至202億元,同比2016年的146億元增長了38.36%。在技術方面,中國企業亦有成果,技術成熟將進一步推動應用發展。據人臉識別測試數據庫LFW公布的結果顯示,百度提供的算法人臉識別準確率已經達到99.77%,位居第一。
政策利好也是發展的重要條件。2017年年底,工信部印發了《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計劃中提及重點培育和發展視頻圖像身份識別系統等智能化產品,推動智能產品在經濟社會的集成應用。
與前幾年相比,現在的生物識別技術要更加可靠、更加易于理解。近日,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牽頭聯合有關政府部門、行業企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26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生物識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全球安防需求快速增長的今天,中國生物特征識別產業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和重要挑戰,迫切需要一個組織機構來規范引導。聯盟成立后將致力于推動我國生物識別產業技術創新、標準制定、測評認證、交流合作、宣傳推廣、人才培養,打造中國生物識別領域的品牌產業平臺。
從手機上的解鎖方式改變,到各種支付方式的生物識別應用,現在火車站進站也在使用生物識別方式,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在不斷普及,也在面臨著產業變革。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