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未進入相對穩定的狀態,其發展受政策影響頗大。近日,工信部針對了新能源汽車表示,之后將促進電動汽車和氫能源汽車同步發展。
近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23日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示范運行,破解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商業化難題,大力推進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
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新能源汽車總體發展方向,這里面包括氫燃料電池汽車、鋰電池純電動汽車等。應該說氫燃料電池汽車和采用鋰電池的純電動汽車都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技術路線。從技術特點及發展趨勢看,純電動汽車更適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車等領域,而氫燃料電池汽車更適用于長途、大型、商用車等領域。我們認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將與純電動汽車長期并存互補,共同滿足交通運輸和人們的出行需要。
從目前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進程明顯要晚于純電動汽車。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系統集成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差距,整車成本較高,氫能基礎設施建設也相對滯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依賴于整體氫能產業鏈的發展及相關的政策、標準、法規的不斷優化完善,某種程度上比電動汽車的推廣難度可能還要大。
同時,工信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聯合有關部門開展示范運行,破解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商業化難題,大力推進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創新發展。
氫燃料電池萬億級市場開啟, 成長空間巨大
氫燃料電池汽車將與純電動汽車長期并存互補: 氫燃料電池汽車和采用鋰電池的純電動汽車都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技術路線。從技術特點及發展趨勢看,純電動汽車更適用于城市、短途、乘用車等領域,而氫燃料電池汽車更適用于長途、大型、商用車等領域。從目前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進程明顯要晚于純電動汽車。 兩者將會在較長時間內并存互補。 產業處于導入期, 產業鏈亟待完善。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在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系統集成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差距,整車成本較高,氫能基礎設施建設也相對滯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依賴于整體氫能產業鏈的發展及相關的政策、標準、法規的不斷優化完善,某種程度上比電動汽車的推廣難度可能還要大。
補貼政策加碼,氫能源與燃料電池。 氫能源發展于 2019 年首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明示其發展的重要意義。目前,鋰電池汽車已經進入少補貼、后補貼時代,而政策對燃料電池補貼扶持力度較大,我國將大力推進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 根據 2019 年補貼政策, 2019 年過渡期內(2019/3/26——2019/06/25) 期間銷售上牌的燃料電池汽車按 2018 年對應標準的 0.8 倍補貼, 大幅高于鋰動力電池(0.6 倍或 0.1 倍) 汽車。同時,過渡期后地方仍可繼續給予補貼,退坡后的地補將轉向加氫充電等基礎設施建設。 補貼政策的大力傾斜,將大大加速發展產業的發展。
萬億級市場開啟, 成長空間巨大。《中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藍皮書(2016)》首次提出了發展路線圖,為加快我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的發展提供指導, 到 2020 年我國氫能產業基礎設施發展將取得重大突破。其中,以能源形式利用的氫氣產能規模將達到 720 億 m3;加氫站數量達到 100 座;燃料電池車輛達到 10000 輛;氫能軌道交通車輛達到 50 列;行業總產值達到 3000 億元。到 2030 年,氫能產業將成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新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產值將突破 10000 億元;加氫站數量達到 1000 座,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達到 200 萬輛,高壓氫氣長輸管道建設里程達到 3000km,氫能產業基礎設施技術標準體系完善程度迫近發達國家水平,氫能與燃料電池檢驗檢測技術發展及服務平臺建設形成對氫能產業發展的有效支撐。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調,純電動汽車和氫燃料電池汽車協同發展
工信部的這次公開表態,可以說是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奠定了基調,即純電動汽車與氫燃料電池汽車協同發展,并且將長期并存互補。如今純電動汽車發展態勢兇猛,而本該共同發展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卻因產業化、商業化難的問題一直未取得突破,這次變革勢必會推動我國整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
2018年被稱為氫燃料元年,早在2016年工信部組織制定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就明確提出:到2020、2025、2030年將分別建成100、300、1000座加氫站。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首次提及,將加氫建設的任務提高到了國家層面統籌。隨后,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出在過渡期后將不再對新能源汽車給予購置補貼,轉為用于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如今工信部的表態也反映出政策正在得到逐步的推進實施。
據中汽協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了86輛,比上年同期增長42倍。整個第一季度,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78輛和273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2倍和135.5倍 。2018年間,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1527輛,包括1418輛燃料電池客車以及109輛燃料電池貨車。
從氫能源電池汽車的發展來看,氫能源電池的發展也在政策的照顧之內,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也會離氫能源汽車越來越近。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