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受到現在的能源不足等影響,能源的可持續利用受到的關注度也逐漸提高,電動汽車也在受到大家的歡迎。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電動汽車,不僅因為其用車成本低,而且電動汽車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廢氣,和傳統汽車相比不存在大氣污染的問題。然而電動汽車安全事故的頻發,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電動汽車的安全性。
電池熱失控是起火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像特斯拉汽車、三星手機等起火事件都涉及到了鋰離子電池的熱失控問題。鋰離子電池的工作溫度范圍很窄,在15~45℃之間,如果溫度超過臨界水平,便會發生熱失控。鋰離子電池一旦發生熱失控,會引發停不下來的連鎖反應,溫度在幾毫秒內迅速上升,內部產熱遠高于散熱速率,電池內部積攢大量熱量,使電池變成氣體,導致電池起火和爆炸,并且幾乎不能以常規方式撲滅,直接威脅到用戶安全。
鋰離子電池作為在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化學儲能電源,其安全性是我們永恒的關注點。在鋰電池包結構設計上人們采用了三層復合隔膜和陶瓷涂層隔膜,來提升鋰電池在高溫情況下的安全性。即便是做了萬全的安全設計,仍然難以避免,這就是機械濫用導致的鋰電池熱失控。
當前引發鋰電池熱失控的因素多種多樣,總結起來主要有過熱、過充、內短路、碰撞等引起的發熱失控。如何提高電池的安全性,把熱失控的風險降至最低成為人們研究的重中之重。對于單電池來說,其安全性除了與正極材料相關外,還與負極、隔膜、電解液、粘結劑等其他電池組成部分有著很大關系。
熱失控是發生在鋰電池包內的一個電池上,熱失控電池釋放出的高溫,會導致熱失控在電池組內部蔓延,引發嚴重的后果。因此,如何避免鋰離子電池發生熱失控和如何抑制熱失控在電池組內部蔓延就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對于鋰離子電池而言,熱失控是最嚴重的安全事故。鋰電池熱失控源于產熱速率遠高于散熱速率,大量的熱量在鋰離子電池內部積累,引起鋰離子電池溫度的快速升高,導致隔膜收縮、熔化,正負極活性物質分解等自發的放熱反應,引起鋰離子電池起火和爆炸。鋰電池熱失控嚴重威脅著使用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對熱失控的機理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往由于實驗條件的限制,使得我們只能夠通過外殼溫度和電池電壓變化的情況間接的推斷鋰離子電池內部的一些反應。
從本質上而言,“熱失控”是一個能量正反饋循環過程:升高的溫度會導致系統變熱,系統變熱升高溫度,這又反過來又讓系統變得更熱。熱失控是很常見的現象,從混凝土養護到恒星爆炸,都有可能會出現熱失控。熱失控現象及其強度與鋰電池的大小、配置和電池單元的數量有關。
小型鋰電池組只有幾個鋰電池單元,所以熱失控從有問題的電池單元傳播到其他單元的機會相對較低。而波音787巨大的電池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它們裝在密封的金屬盒里,不能排放余熱,當一個電池單元熱到足以點燃電解質時,其余的電池單元就會迅速跟進。
鋰電池充電時,金屬鋰的表面沉積非常容易聚結成枝杈狀鋰枝晶,從而刺穿隔膜,造成正負極直接短路。而且,金屬鋰非常活潑,可直接和電解液反應放熱,其熔點又很低,即使表面金屬鋰枝晶沒有刺穿隔膜,只要溫度稍高,金屬鋰就會溶解,從而引發短路。材料發生氧化還原熱反應的溫度越高,表明其氧化能力越弱,正極材料的氧化能力越強,發生反應就越劇烈,也越容易引發安全事故。
鋰電池的不穩定因素也需要在應用中使用相關技術來解決,只有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發揮性能才能得到長久的發展。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