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近年來數字創意產業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發展成績突出。據國家信息中心初步測算,2017年我國數字創意產業的總規模(不計融合發展部分)已突破3.2萬億元。當前產業呈現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市場和內容創造空前繁榮,技術引領趨勢突出,國際化發展成效顯著等突出特征。隨著“一帶一路”市場的逐步打開,技術帶動產業變革的不斷涌現,軟硬件融合發展的趨勢漸成主流,數字創意產業還將取得更大發展成就。
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特征
(1)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綜合性政策陸續推出。自2016年年底以來,國務院、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部門陸續出臺一系列關于數字創意產業的政策,從頂層設計布局數字創意產業發展。2016年11月29日,國務院印發并實施《“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首次將數字創意產業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并從技術和裝備、內容和形式、設計水平、產業融合發展等方面對數字創意產業發展進行部署。為貫徹落實《規劃》對發展數字創意產業的要求,文化部發布了《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以及《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制定數字文化產業發展計劃,并向全社會發出了鼓勵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明確信號。2017年5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關于深化新聞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工作的通知》,大力推動新聞出版企業加快完成數字化轉型升級。
產業管理政策逐步細化。2017年,多個部門發布了數字創意產業細分行業管理政策,從加強監管、明責確權、準入準出等方面對細分行業進行了嚴格監管。例如,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針對互聯網直播發布《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加強對網絡直播等安全評估;文化部針對網絡游戲發布了《關于規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工作的通知》,規范網絡游戲虛擬道具發行服務,加強網絡游戲運營事中事后監管;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指出從事網絡出版服務必須依法經過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取得《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原文化部出臺《文化部關于加強網絡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等規定,明確了網絡直播的準入門檻、內容審核、主播黑名單等細化措施。
地方配套政策密集出臺。目前我國數字創意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也引起了各地政府的高度關注。從2017年上半年開始,四川、北京、廣東、天津、浙江等地已出臺各項政策鼓勵數字創意產業發展。以天津為例,2017年天津已出臺包括稅收減免在內的多項政策,加大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預計到2020年,天津高新區、濱海新區等重點區域內的數字創意產業產值占GDP比重將達到10%,并建成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鏈。未來,廣東也將在現有良好發展基礎上加大對數字創意產業的支持力度,繼續釋放政策紅利,將其逐漸打造成廣東全新的支柱產業。此外,上海、河北、陜西、山西等十余地方政府也正在抓緊制定相關政策,進一步鼓勵數字創意產業做大做強。
(2)全民參與造就豐富的消費市場和內容資源
當前,我國數字創意產業尤其是數字內容領域呈現了全民參與的現象,不僅為數字內容發展提供豐沃的消費市場土壤,也掀起全民參與內容生產的熱潮。據統計,為內容消費過的用戶超過了5億,可以說,幾乎每個人每天都會接觸數字內容產品,而直接參與過內容創造的用戶已經超過1.4億人(見圖1)。當前,全民參與帶動了數字內容生產模式從單一的專業生產內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PGC)模式轉變為PGC和用戶生產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模式并存,同時產生了完全不同的兩種商業模式。大量小型、輕質、及時的UGC作品正在不斷涌現,并通過各類平臺實現快速傳播與變現。
圖1 互聯網內容產業各環節用戶參與程度
另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我國數字創意網絡消費用戶基礎龐大:截至2017年12月,中國網絡游戲用戶達4.42億,占整體網民的57.2%;手機游戲用戶4.07億,占手機網民的54.1%;網絡文學用戶規模達到 3.78 億;網絡視頻用戶規模5.79億,較2017年底增長6.3%,手機視頻用戶規模5.49億,使用率72.9%;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到5.48億,占網民總體的71%,手機音樂用戶5.12億,占比68%;網絡直播用戶共4.22億,其中,游戲直播和真人秀直播用戶分別為2.24億和2.2 億,游戲直播和真人秀直播用戶使用率增長明顯。
(3)技術進步引領產業快速發展
數字創意產業是現代信息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逐漸融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經濟形態,互聯網、計算機、信息通訊等數字技術的持續進步,驅動著數字創意產業快速發展。例如,4G通信技術的普及,寬帶的大幅提升顛覆了移動應用發展的網絡環境,催生了巨大的數字內容消費市場以及一批新的數字內容生產商。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帶來數字技術裝備的跨越式發展,如智能音箱不僅是音箱升級的產物,更成為家庭消費者用語音進行上網的一個工具,既可以點播歌曲、上網購物、了解天氣預報,也可以對智能家居設備進行控制。從全球看,智能音箱已成為下一個市場入口,北美市場已經爆發,2017年全球智能音箱銷量突破3000萬臺。VR、AR以及LBS等新技術應用于網絡游戲領域,大幅提升了游戲的沉浸式體驗和可玩度。2017年,中國VR游戲的市場銷售收入約4.0億元,同時,廠商對不同新技術的應用逐漸深入,任天堂旗下《精靈寶可夢Go》和國產獨立游戲《獵人終端》等基于AR/VR和LBS技術開發的游戲受到追捧。
(4)國際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國際化拓展也成為當前數字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特征,中國網絡文學、動漫、游戲以及直播等在海外的傳播成為一種文化現象。網絡文學方面,據三家最大的網絡文學翻譯網站武俠世界(Wuxia World)、引力傳說(Gravity Tales)、伏拉雷翻譯網(Volaro Translation)2017年6月統計數據顯示,3家合計月活躍讀者數(月獨立知識產權)已達550萬,已經翻譯和正在翻譯的中國網絡小說接近百部。動漫方面,近幾年《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大圣歸來》等動畫作品成功出海,初步顯示了中國動漫行業的實力。游戲方面,中國游戲正在以極快的速度布局全球市場,如游戲出海韓國已經成為常態,2017年多達24款中國游戲在韓國進入App Store和Google Play雙平臺暢銷榜Top 30;在東南亞地區,中國的宮廷、仙俠、武俠等題材游戲受到歡迎;騰訊公司通過加大海外戰略投資和并購,成功打造全球游戲的投資組合,騰訊游戲已經成為了全球排名第一的游戲廠商,超過了Sony、EA等傳統游戲霸主。直播方面,BIGO LIVE、Live.me、Stager Live等出海直播平臺取得明顯成效,如作為中國最大的出海直播平臺BIGO LIVE,其在泰國上線后短短一個月內就獲得泰國區App Store 暢銷榜第一名,目前泰國注冊用戶超過1500萬,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社交類軟件獨角獸。
數字創意產業發展趨勢
(1)聚焦“一帶一路”數字消費
我們擁有豐富的IP資源庫,在“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指引下,將我國的優質數字文化創意內容傳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成為整個產業關注的焦點。越來越多的數字文化創意企業開始將產品出海提上日程,并進行了有效探索。技術創新已經成為目前我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優化數字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領域的裝備,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激發傳統文化、民間藝術和數字創意的融合,更好的為數字文化創意“出海”服務,已經成為我國傳媒行業發展的重要議題之一。
(2)數字化技術與顛覆性技術推動行業變革
數字化技術使行業從靜態化和平面化轉向綜合化與動態化,從傳統單一的媒體跨越到多媒體,從基礎的二維平面成功延伸到三維空間。當前影響較大的技術包括人工智能、計算機輔助造型、虛擬現實、3D顯示與打印、新型3D建模、數字化感性、數字雙胞胎等。從生產角度來看,數字化技術與顛覆性技術有利于拓寬設計師的專業領域和手段,極大地賦予創意更加豐富的表現能力和表現空間,促使設計師將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分析與創意等方面,縮短產品開發周期,提高創意設計效率和品質。從需求角度來看,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可以讓技術和創意完美結合,從數據了解到真正的用戶需求,優化用戶體驗,讓產品更好地與用戶連接,形成多樣化的互動場景,在搭建智能體系的同時,實現企業利用數據驅動創新的良性循環。
(3)軟硬件結合日漸成為產品生產和銷售的主流趨勢
數字創意產業持久發力的關鍵點在于軟硬件生產相輔相成并形成一體化銷售服務機制。優質的軟件內容是發展的核心動力,內容既是硬件市場的引爆點,也是推動消費的決定性因素。硬件裝備是內容的載體與表現手段,沒有裝備的內容只能是紙上談兵。數字創意裝備的消費需求依靠供給創新來發掘,依靠獨具文化特色的產品來激活,依靠內容精品來培養消費者黏性。在“硬件鋪路,內容為王”的原則下,越來越多的企業以軟硬兼施為手段,不斷創新數字創意硬件設備,日益豐富數字文化創意內容和形式,通過提供源源不斷的高質量內容輸出滿足多樣化消費需求。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