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鋰電池行業受到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影響,競爭力要優于國外企業。但是隨著行業穩定發展,之后的政策紅利小時,國內企業的競爭力也會相應下降。
2019年以來鋰電池鋁塑膜行業整體處于底部整固階段,而2016 年第三季度以來伴隨大宗原料價格上漲、鋰電池鋁塑膜行業供需格局改善。
2019年一季度鋰電池鋁塑膜行業及電子汽車衡、焊接專機、高空作業車、水性工業漆等行業整體實現營業收入5.88萬億元,同比增長2.5%,利潤總額為3142億元,同比增長 18.6%。同時,鋰電池鋁塑膜板塊ROE 及資產周轉率水平2017 年以來也有顯著提升。2017年11月以來伴隨國內供給側改革去產能的進程加速等因素,價格指數顯著上升,2018年四季度后,由于基數相對較高,增速有所放緩。
2018年國內鋰電池行業受限
內鋰電池企業的發展受到了重大制約。受到制約的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1、鋰電池核心材料
鋰電池核心技術主要涉及到原材料、電芯、設備、電池包等幾個方面,對于電池的性能和成本起到決定性作用。我國鋰電池產業鏈雖然已經比較完善,但在隔膜、PVDF、水性粘結劑、鋁塑膜、NCA、自動化設備、鈷礦等方面還受到國外技術或者資源的制約。
2、鋰電池國家政策方面
《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進一步明確高續航里程和高能量密度的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政策補貼鼓勵的方向。受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退坡、補貼標準預期從嚴等政策性因素的影響,面臨“上擠下壓”困境的多數鋰電池企業的日子顯得有些苦哈哈。
3、鋰電池工廠環保方面
自2017年起,環保要求日趨嚴格,各化工園區的規劃編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導致產業園附近的設備生產的配套廠家少,繼續用于設備建設會面臨配套困難且難以符合園區的規劃。
受環保影響,部分有機硅上游單體廠家停產檢修,企業開工率較低,導致貨源緊張;甲醇、金屬硅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帶動有機硅上游單體DMC市場的上漲,導致2017年以來有機硅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有機硅上游單體DMC價格飆升,創歷年來來新高,導致行業內原材料企業中有機硅單體-中間體產能較多的生產企業受益大,有機硅下游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國內外下游企業紛紛提高產品終端價格應對上游原材料的大幅度上漲。
4、鋰電池行業內影響
根據數據顯示,鋰電池板塊的100家上市公司中,有42家企業2017年經營現金流為負值。其中,堅瑞沃能、猛獅科技因現金流緊張,公司甚至無法日常經營。
隨著產能的飛速擴張,國內動力電池行業也出現了產能過剩現象,產品價格呈下降趨勢。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底動力電池單體價格較2017年初下滑20%~25%。但動力電池原材料的價格總體并未呈現下降趨勢。這意味著,動力電池企業將承受較大的成本及利潤壓力。而由于原材料成本持續上漲,而電池售價因國家政策影響不斷下調,電池企業的成本壓力巨大。
國外企業發展概況
全球鋰電池行業正在迎來重大轉折:產能方面,一批車用電池項目延緩,競爭力低下的企業陸續倒閉;投資結構方面,研發投資全面加強,側重材料和細分的下游市場;布局方面,跨國公司重點逐漸轉移到中國,同時中國企業大步走向國際。
日本
全球鋰電負極材料產能主要集中于中日兩國,呈現出明顯的區域集中和企業集中兩大發展趨勢。日本以三菱化學、日立化成(HitachiChemical)、吳羽化工(Kureha)等企業承擔了該國主要負極材料的產能。出于為接近資源、降低制造成本的考慮,日本的主要負極材料企業也紛紛將產能轉移到石墨資源豐富的中國。日企方面,以三菱化學、日本JFE、日立化成、森田化工、日本松下等為代表的十多家鋰電材料企業,數年來積極在中國投資建廠。
森田化工從2004年就已在江蘇張家港成立了專門生產六氟磷酸鋰的公司。2004年9月正式投產項目一期年生產能力為240噸;二期于2010年7月建成投產,年生產能力為480噸;2011年10月正式投產的三期項目年產能為2500噸。目前,森田化工第二階段年產能1600噸六氟磷酸鋰生產項目正在建設中。
韓國
以韓國LG化學、SK能源、三星SDI等為代表的鋰電池生產企業引領了韓國乃至全球鋰電池市場。韓國鋰電企業側重于對市場的占領,在消費電子領域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之后,大型鋰離子電池領域同樣保持強勢。數據顯示,2011年韓國企業占全球鋰電池市場份額為39%,首次超過了日本企業的35%。韓國鋰離子電池繼在消費電子品領域打敗日本企業之后,在新興的汽車電池領域也展現出極大的發展潛力。
韓國SK集團具備從鋰電池隔膜、正極材料和鋰電池模組,到成品電池的全產業鏈研發制造能力。為開拓中國市場,SK集團目前已在四川新津投資建設鋰電池隔膜項目。為建設完成的鋰電池生產體系,SK集團決定在重慶建設鋰電池正極材料工廠。
美國
2013年1月6日,日本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87客機在飛抵美國機場后,出現輔助動力裝置鋰電池起火,客艙冒煙。一時間,全世界關于鋰電池安全性的質疑聲再次集中爆發。
與日韓鋰電企業側重于開發錳酸鋰及三元材料為正極的動力電池不同的是,美國主要開發以磷酸鐵鋰為正極材料的動力電池。美國磷酸鐵鋰電池的制造企業中,又以A123Systems(NASDAQ:AONE)和Valence(NASDAQ:VLNC)為代表性企業。而這些企業都于近年內相繼在中國投資建廠,節省成本的同時,也在積極開拓中國下游市場。
以日韓為代表的外企在上游材料領域掌握了絕對的技術優勢,而他們集體大舉進軍國內為中國市場帶來新鮮血液的同時,也給國內鋰電材料企業帶來壓力。
國外企業在技術上擁有發展的絕對優勢,這也對日后的企業之間的競爭造成了壓力,但是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國內企業的研究意識。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