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2018年以來,環保部相繼啟動了藍天保衛戰2.0、黑臭河治理、農村環境整治、推進土壤防治,尤其是第八次環保大會的召開,使生態文明建設達到新高度,各地PPP項目在全國各地建設的如火如荼,但環保板塊收入毛利整體回落,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機構持倉創歷史新低、2018H1環保板塊在A股市場跌幅第一,環保行業為何迎來最冷凜冬?本文簡要分析了出現這一“矛盾”的原因。
十三五以來,我國生態環境取得積極進展,但仍然不能滿足人民對生態環境日益增長的美好需求,生態環境面臨諸多挑戰。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生態文明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2018年以來,環保部相繼啟動了藍天保衛戰2.0、黑臭河治理、農村污水治理、推進土壤防治,第八次環保大會也以極高規格召開,環保行業迎來爆發期?然而,2018H1以來環保板塊收入毛利整體回落,資產負債率持續上升、機構持倉創歷史新低、2018H1環保板塊在A股市場跌幅第一,為什么環保行業如此慘淡?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地方政府債務違約,市場對環保行業PPP模式普遍擔憂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是公共基礎設施中的一種項目運作模式。在該模式下,鼓勵私營企業、民營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在PPP加快釋放和落地的大背景下,民營環保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和并購,引入資本實現產業鏈整合和異地擴張,近幾年訂單實現跨越式增長。但自從2018年以來,地方政府違約事件頻發。先后有云南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中電投先融等省級融資平臺未準時還款。據統計局數據,地方政府債務居高不下,2017年地方顯性債務規模約為18.58萬億元,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為23.57萬億元。地方政府負債累累,以前還可以依靠地產增加收入,現在隨著中央政府對房地產的嚴格管控,有的地方政府甚至連公務員工資都不能準時發放,那么和企業合作的PPP項目能準時回款?這也是市場對環保行業PPP模式普遍擔憂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ppp模式趨于正規,ppp項目供給減少
2017年下半年以來,財政部按照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部署,開始發力推進PPP規范發展,分析全國PPP項目財政承受能力情況,守住財政承受能力“紅線”。
1)2017年12月,財政部印發了《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開始規范PPP項目庫管理,集中清理“僵尸”項目和違規項目。據財政部官網,各地累計清理退庫項目2148個,涉及投資額2.5萬億元。
2)2018年3月,財政部印發《關于規范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規范國有金融企業參與PPP項目融資行為,確保項目資本金來源合法合規。
由上可知,財政部明確要減少財政壓力、管理負擔,明確各級政府的事權和支出責任,推動中長期預算平衡,明定每年全部PPP項目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例應不超過10%,。而整個環保板塊的上市公司主要是PPP模式,在政府減少財政壓力的情況下,PPP項目首當其沖,環保板塊給供給端減少。
環保龍頭東方園林發債遇冷、金融去杠桿導致融資環境緊縮
環保板塊龍頭東方園林于2018年5月原計劃發債募集10億元,總共僅募集到5000萬,只有原計劃的5%。在筆者看來,一方面是金融去杠桿導致銀根緊縮,2018年4月27日,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管局聯合印發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資管新規),對通道業務進行了規范并且嚴格禁止剛兌。另一方面是PPP項目運營周期長達10-20年,回款慢,對企業現金流的壓力極大,東方園林的資產負債率從13年的57.05%上升到18年H1的70.21%,應收賬款由13年的31.5億元上升到18年H1的91.1億元。
圖1 東方園林資產負債率一路走高
圖2 東方園林應收賬款增長極快(億元)
數據來源:WIND
結語
2018年上半年,環保行業因為PPP規范和融資環境緊縮遭遇嚴峻考驗。雖然近期融資環境出現邊際改善,但風險尚未完全釋放,大環境下融資成本依然較高。目前階段還是建議繼續關注融資環境。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