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摘要:近年來,作為新穎的放射療法技術之一,重離子治療在臨床上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療效和優越性均得到醫生和患者的好評。整個治療過程中患者沒有任何異樣的感覺,之后更不會出現像傳統放療后常見的皮膚黏膜反應和嚴重的疼痛。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大約60%的腫瘤患者都需要接受放射治療。本文重點介紹重離子政策出臺的跡象和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重離子治療癌癥在全球有超過三十年的臨床應用歷史,在癌癥治療領域越來越得到各界的認可,并且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病情種類開始使用重離子治療。由于我國是癌癥高發性國家,所以重離子治療在我國具有較為廣闊的市場前景。雖然中國發展重離子放療的政策尚不明了,但仍抵擋不住投資者的高漲熱情。而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增,也進一步加快了相關政策的出臺。
重離子領域政策出臺跡象
為了進一步推動國產重離子治療設備的產業化的發展,在今年兩會上,民革甘肅省委員會提交了《關于繼續加大力度爭取國家支持我省國產重離子治療裝置產業化的提案》,建議將甘肅省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離子治療裝置產業化項目納入到國家發展戰略中,進一步推動發展,并使其盡快投產使用。提案中重點指出,中科院研制的首臺國產重離子治療系統,與國外同系統相比具備較高的性價比,正在建設的蘭州和武威重離子治療示范中心也標志著重離子治療癌癥裝置從基礎性的研究走向臨床應用。但是目前兩家重離子治療示范中心正面臨著以下困難:蘭州示范中心項目急需運行主體,需要相關的專業團隊對重離子治療設備進行維護和管理;武威示范中心項目面臨著嚴重的資金不足,影響中心的正常運行。
對于這種現狀,民革甘肅省委員會建議:甘肅省應積極協調并爭取國家發改委對蘭州和武威兩大重離子治療示范中心項目的資金支持和建設政策。推動重離子技術研發產業形成規模化,同時加大力度支持中科院的重離子醫用設備和應用技術產業化,建立重離子治療信息中心,爭取將甘肅省的兩個項目納入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中國、“中國制造2025”和“一帶一路”等國家級戰略中,推動其盡快投產使用,打破國外壟斷的局面,打造大型、新型的民族醫療器械品牌。
重離子治療裝備的提案在去年的兩會就已經被中科院研究員蔡曉紅提過,提案中指出要加快重離子腫瘤治療項目的落地,制定相關配套支持政策,落實配置許可,并加快后續的注冊、審評和審批等過程,大力支持新技術的研發,組建技術產業聯盟,加快推進國產重離子治療設備的產業化進程。
重離子領域經濟效益可觀
據數據統計,每年武威重離子醫用加速器平均開機時間大約在5000小時左右,大約可以治療2000個左右的腫瘤患者,依據上海重離子醫院治療費用的30萬為參考,如果收取患者治療費用為25萬元,保守估計年收入可達到5億元人民幣。武威重離子醫用加速器建造所花費的費用大概在5.5億元左右,只要每臺裝置正常運行一年半的時間左右就可以將盈虧維持在平衡狀態。可見重離子治療裝置的應用可以帶來非常大的獲利空間。不但經濟效益豐富,而且還給廣大腫瘤患者帶來治療的福音。
重離子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要想加快重離子治療產業的發展,需要增加相應核心技術專業人才梯隊的厚度。如何進一步發揮重離子技術優勢和加強放射治療成熟度,培養該領域的領軍人物和后備人才骨干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重離子治療產業發展迅速,同時它又是一個復雜的技術領域,全球也都面臨著人才匱乏的問題,在日本、美國和德國等發達國家更是如此。
總結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醫療水平要求的提高,我國在腫瘤治療領域的市場需求將會越來越大,龐大的市場需求驅動相關政策的出臺,相信在短時間內政府必定會出臺相關重磅的指導政策,以后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驅動下,加上各個高校和科研機構對相關人才的培養儲備,我國重離子治療領域的前景將一片光明。
本文為我公司原創,歡迎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