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屬客服號
微信訂閱號
全面提升數據價值
賦能業務提質增效
隨著人們在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機的次數增多,手機輻射的影響也成為人們在使用過程中關心的話題,那么手機輻射究竟有那些影響呢?
關于手機輻射危害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名美國婦女使用手機7個月后發現罹患腦瘤,且其形狀與位置和其使用的手機接近,據此她懷疑腦瘤是由手機輻射引起,并將手機制造商、運營商、零售商一并告上法庭,最后該案以“缺乏切實可靠的科學證據”被駁回。
2012年,WHO的一個分支研究機構進行了一項名為Interphone的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探索手機輻射是否致癌。研究納入13個國家的萬余名受試者,其中包括2765例腦膠質瘤, 2425例腦膜瘤, 1121 例聽神經瘤,109例腮腺惡性腫瘤和 7658例正常對照者,最后的研究結論是使用手機并未增加罹患上述腫瘤的風險。
手機放枕邊的危險性缺乏研究證據支持,如果擔心其輻射風險,可以把手機放在離枕頭至少50厘米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關于手機放枕邊睡覺是否會有健康風險甚至致癌風險的相關研究結論。出于倫理方面考慮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準確的研究結論恐怕也比較難以獲得。
事實上,即便是有明確致癌風險的電離輻射(1類致癌物),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也幾乎是無處不在的。即便我們呆在屋子里不出門,也會時刻受到宇宙輻射及建筑材料輻射,而我們每喝一次水、甚至每一次呼吸,也都伴隨著極微量的輻射劑量。
聯合國原子輻射效應科學委員會的報告指出,上述天然本底輻射每年對個人的平均輻射劑量約為2.4毫西弗,相當于做一次CT檢查的射線劑量。但它仍是我們人類可以耐受的。
手機對人的健康影響主要來源于過度使用和使用方式問題。
沉迷于手機的人,如果離開了手機會精神力不集中,不能專心工作。只要手機在身邊就忍不住玩,如果突然有了電話鈴聲,還會放下手中的工作去接電話,最后會發現工作效率變低,心情容易煩躁,還會出現記憶力下降的癥狀。
同時,長時間對著手機屏幕,還會容易導致視網膜上的視紫紅質減少,導致視力減退。而視紫紅質是通過維生素A合成的,所以為了養護視力,平時可以多吃胡蘿卜或者是白菜補充維生素A?;蛘呤嵌嗪炔?,它含有的茶多酚活性物質,可以增強抗放射性物質能力。當然,想要不受輻射威脅,也可以使用防輻射的東西來降低輻射的傷害力。
手機的輻射和其他的同類型輻射一樣是不可避免的,除了在使用手機過程中,在使用其他電器時,我們也要降低輻射出現的頻率。
本文由五度數科整理,轉載請標明出處,違者必究!
請完善以下信息,我們的顧問會在1個工作日內與您聯系,為您安排產品定制服務
評論